打开APP

J Neurosci:减少热量摄入或有助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2013年5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据5月22日发行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激活已知的在限制热量抗衰老中发挥作用的酶有延缓脑细胞损失的好处,并能保留小鼠的认知功能。这一发现可能引导研究人员发现药物的替代品,减缓年龄相关的大脑障碍。

2013-05-24

Neuron:改变神经调节素1的水平可以逆转精神分裂症样表型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超过全球人口的1%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精神分裂症病人会出现自己表示有幻觉,或者旁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表现受幻觉影响; 还可能会出现社交或职业功能退化、 一些认知方面缺陷症状等。精神分裂症具有很强的遗传因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发育性疾病。

2013-05-23

Science: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影响生物钟

2013年5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西北大学科学家发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在生物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发现Ataxin-2基因能够保持果蝇正常24小时节律。该基因缺失导致果蝇睡眠-觉醒节律被打破。

2013-05-19

AJHG: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神经疾病致病基因

东京大学和德岛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变性病的一个致病基因。这将有助于研发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药物。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变性病是一种神经元疾病,在成人期发病后,表现为运动神经出现变化,肩和腰等部位的肌肉力量逐渐下降,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的症状类似。

2012-11-18

NRR:白藜芦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的酚化合物,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以及神经保护作用。 胚胎神经干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有研究以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诱导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丢失神经元再生。

2013-06-19

微生物研究有助神经变性疾病疗法开发

数万亿的微生物栖息在人类的机体中,这些微生物群体被称之为微生物组,据估计这些微生物群体重2-6磅,其总体重是平均大脑体重的2倍,大部分的微生物生活在机体肠道中,其可以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以及抵御感染;但截止到现在研究者对微生物组的研究显示,微生物群体对机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肠道,其还会对人类大脑产生影响。

2015-01-12

肿瘤学、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循环系统分别斩获国家自然基金医学类项目前三甲

根据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最新数据,生物谷整理了医学类各学科获批项目情况,从获批项目数和金额数来看,肿瘤学,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循环系统分别斩获前三甲。(生物谷Bioon.com) 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学科获批前10名(按金额排名) 学科名 项目数 总金额(万元) 肿瘤学 1531 79289.50 神经系统

2015-03-27

JAMA Neurol:神经变性疾病个体或经常发生犯罪行为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尽管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AD)犯罪的可能性最小,但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个体却经常会有一些犯罪行为。

2015-01-13

JCI:发现大脑中新型的神经细胞有望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法

2012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一种未知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可以调节心脏血管的功能,比如调节心律和血压等。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这项研究或为开发心人类血管疾病的疗法提供帮助和希望。

201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