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绿肥作物紫云英磷素养分循环的分子基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研究鉴定了磷高效紫云英品种,并解析了其磷高效的分子机制,为今后磷高效紫云英品种的育种改良和田间管理等积累了重要材料和经验。相关成果发表在《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据易可可研究员介绍,绿肥被广泛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在退
:富硫细菌环肽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硫原子的引入是自然界赋予天然产物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核糖体肽来源的富硫细菌环肽的生物合成研究。课题组先后解析了硫链丝菌素侧环中的喹纳酸、诺丝七肽侧环中的甲基吲哚酸、硫霉素结构中的唑杂环和Sch40832核心环中二氢咪唑并哌啶等非天然氨基酸结构单元形成的酶学过程。维里硫酰
Plant Physiology:揭示水稻体内磷素周转和花药中磷素积累的分子生理机制
作物的磷效率主要分为吸收效率 (PAE) 和利用效率 (PUE)。其中,PAE指作物从土壤中获取磷素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解析;PUE则是由磷素吸收、转运、分配、同化、周转/再分配、生长发育响应等多个过程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状。其中,作物体内磷素的高效周转 (如:从源器官 [老叶] 向库器官 [新叶、穗] 的再分配) 是保证其PUE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揭示棕榈酰化通过抑制NOD2的自噬降解调节炎症的新机制
NOD2是天然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RR),它可以识别病原相关的肽聚糖并触发一系列的促炎和抗菌免疫反应。NOD2信号的失调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大量研究显示NOD2的多个突变是导致克罗恩病、Blau综合症等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风险性因素。因此,NOD2的激活必须被严格调控。S-棕榈酰化是一种新型的翻译后修饰(PTM),参与多种蛋白的定位、运输
S-棕榈酰化功能障碍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洞察,或将用于诊疗NOD2相关艾滋病!
核苷酸结合的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能感应细菌肽聚糖,诱导促炎和抗菌反应。NOD2信号的失调参与了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低磷胁迫环境中植物养分捕获策略作用机理研究获进展
土壤有效磷的不足是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成因的低磷胁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植物可通过根系释放羧化物、磷酸酶和形成菌根共生体等多种养分捕获策略(nutrient-acquisition strategies, NASs)来应对低磷胁迫。针对不同低磷胁迫环境中各种NASs作用机理及生态效应不清的科学难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Journal of Hepatology: 胆汁酸转运体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在肝硬化中起关键作用
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肝病,纤维化是其主要特征。由于缺乏能够反映临床特征的遗传动物模型,目前肝硬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有限。
Chemosphere:揭示生防木霉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分子机理
高毒有机磷农药尽管已被普遍禁止使用,但中、低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仍被广泛使用,目前针对中低毒农药对环境和人畜污染存在的潜在风险缺乏关注。敌敌畏(2,2-dichlorovinyldimethyl phosphate),作为一种至今仍然在大量使用的中等毒性有机磷广谱杀虫剂,不适当使用可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尤其对水产养殖,如鱼类、
上海交大揭示海洋噬菌体受DNA磷硫酰化修饰激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dnd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影响
近日,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肖湘团队的研究成果“The origin and impeded dissemination of the DNA phosphorothioation system in prokaryotes”。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蹇华哗副研究员、博士毕业生许冠鹏、
Cell Report: 蛋白质乙酰化和泛素化相互作用控制MCL1蛋白稳定性
抗凋亡髓系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属于支持生存的BCL2家族,在人类癌症中经常被扩增或上调。MCL1高度不稳定,其稳定性受磷酸化和泛素化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