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 靶向液-液相分离,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研究表明,丙氨酰-tRNA合成酶 AARS1 介导了 p53 的乳酸化修饰,将肿瘤细胞代谢与蛋白质组修饰改变相结合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2025-01-24

中科院/齐鲁医院团队发现,乳腺癌分泌蛋白诱导肝NET形成,迎接癌症转移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梁雅君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其峰联合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乳腺癌肝转移的新机制,为乳腺癌肝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08-15

突破胰腺癌腹膜转移困境!J Control Release:红细胞外泌体携双药协同,为治疗提供安全有效新策略

研究显示,红细胞外泌体递送KRAS反义寡核苷酸与RIG-I激动剂,可协同激活抗肿瘤免疫,抑制胰腺癌生长及腹膜转移,且在非人灵长类中安全耐受。

2025-09-24

结直肠癌转移的“机械推手”!Cell Reports:胶原I通过YAP1诱导癌细胞胎儿样重编程新机制

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与胶原I的机械相互作用,通过α2β1整合素和TRPV4钙通道,诱导其重编程为胎儿样状态,调控干细胞可塑性以促进转移。

2025-10-10

J Nanobiotechnology:新型无载体纳米颗粒精准锁瘤,化疗免疫协同发力,联合治疗抑生长防转移

本研究开发的DPA纳米颗粒能靶向肿瘤,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并激活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效果更佳,是有临床转化潜力的精准联合治疗平台。

2025-07-14

STTT:上中医/北中医团队最新成果证实,天然产物乙酰缬草三酯通过双重铁死亡机制,抑制肠癌的生长、转移和耐药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中药蜘蛛香的天然提取物乙酰缬草三酯(ACE)可以通过双重机制诱导癌细胞铁死亡,而且对肠癌表现出高效的抗肿瘤作用。

2025-07-09

PNAS:利用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成功对突触小泡进行三维成像

V-ATPase和突触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见解。

2024-12-31

《细胞》子刊: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肺驻留葡萄球菌会通过分泌乳酸“假造”缺氧环境,促进肺腺癌的远端转移

肺驻留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乳酸“假造”缺氧环境,诱导癌细胞缺氧通路激活,促进肺腺癌(LUAD)的远端转移。

2025-07-27

Cancer Cell:魏嘉/李颜团队揭示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癌症骨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未成熟中性粒细胞(Immature neutrophils)在骨转移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其在介导免疫抑制并促进转移进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2025-08-09

浙大、苏大Nature,揭示癌细胞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

该研究为筛选、研究以及靶蛋白凝聚体提供了全面、系统且普适的方法,揭示了 FOXM1 激活与其功能转换的分子机制,阐明了 AMPK 激活与肿瘤免疫原性调控之间的作用关系。

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