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赌”病因,全基因组测序是否能终结求医苦旅?
世界上有近7000种罕见病,约80%罕见病是源于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但由于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对碱基对,造成由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不仅种类繁多,还很少见,大部分医生们很难有相关诊断经验,导致罕见病人的诊断之路充满迷雾般的坎坷。有数据显示,全球每个罕见病患者平均看过8个医生、有过3次误诊经历、平均确诊时间长达7年多。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发布最完整的预测人类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2021年7月22日,DeepMind宣布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合作,为人类蛋白质组的预测蛋白质结构模型建立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精确的数据库。这将涵盖人类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约20000种蛋白质,并且这些数据将免费向科学界公开提供。该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系统为结构生物学家提供了探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强大的新工
JCI:识别出危及生命的机体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s,Necrotizing soft-tissue infections)是一种能快速进展的感染类型,患者经常会并发败血症休克以及较高的死亡率;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由于患者初期症状的模糊不清,常常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快速的诊断对于及时干预治疗细菌性软组织感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课题组揭示选择性自噬通过降解TBK1维持免疫平衡的新机制
固有免疫是宿主防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感染病毒后,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的DNA或RNA,从而快速启动固有免疫和抗病毒反应,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有效清除入侵的病毒。在感知危险信号后,调控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关键激酶TBK1(TANK-binding kinase 1)被激活,并进一步磷酸化转录因子IRF3,使其入核,诱导下游干扰素的产生。TB
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华获批,突破无新药困境!
2021年6月3日,诺华制药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6月1日批准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为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继2017年心衰适应症上市之后在中国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此次获批标志着我国高血压治疗领域10多年来的新药突破,有望引领高血压治疗管理模式由单纯降压步入全程心血管事件风险管控。
罗氏沼虾生命早期微生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宗淡水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国家虾蟹产业技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首次报道罗氏沼虾生命早期微生物变化及定殖规律,系统阐述了罗氏沼虾繁殖期母体和环境微生物对后代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成果以“Maternal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es dominate offspring microb
Cell:新技术成功可视化观察组织样本中的所有基因表达
2021年6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构成人类基因组的3万个左右的基因含有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指令。然而,我们的每个细胞在其日常功能中只表达这些基因的一部分。例如,心脏细胞和肝脏细胞之间的区别是由哪些基因的表达决定的---基因的正确表达可能意味着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区别。在此之前,由于传统成像技术一次只能对少数几个基因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对潜在疾病基因的研究
25亿美元跨洋医疗收购案的选择——当纳利金融(DFIN)Venue®虚拟数据库
随全球疫情控制形势变化,医疗领域的并购交易亦呈回暖态势。当纳利金融服务集团(NYSE: DFIN)业内当先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臂助全球各个领域的交易项目顺利达成。2018年,生物科技公司Synthorx借助由DFIN研发的Venue®虚拟数据库成功上市(IPO融资达1.51亿美元);一年后,在应对包括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在
丹纳赫生命科学联合药明生物发布生物药解决方案,共论生物制药行业热点趋势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科技共享、本土创新更是贡献卓著。医药企业,通过产、学、研、资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普惠大众,呈现百花齐放之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对生物医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速度之快,产品之多,应用之广,实现了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攻关。
NEJM:“袋鼠式护理”,挽救更多宝宝的生命!
据数据显示,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7%,每年约有120万名早产儿出生,位居全球第二位。5月31日,我国全面开放三孩政策,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或将增加。为减少早产儿死亡和残疾,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建议,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母乳喂养,并推广“袋鼠式护理”,以降低早产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出院后的再入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