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凯特王立群:我们最大的心愿并不是成就多少第一
9 月 22-23 日,第三届国际合成生物学暨基因与细胞治疗全产业链论坛在南京举行。复星凯特 CEO 王立群博士在会议上分享了关于 CAR-T 细胞疗法 Yescarta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FKC876) 在中国商业化过程中的挑战。他提到, FKC876 是国内首个申报 NDA(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 CAR-T 细胞疗
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王福生院士: 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今天,全球疫情尚未散去,但在诸多研究学者和专家的不懈努力下,国内相关治疗技术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9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4日在武汉拉开序幕,大会围绕“科技抗疫 产业赋能”主题,聚焦生物产业和生物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发展,研讨了科技抗疫的策略,展示了优秀抗疫成果。透过大会和近日媒体消息报道,我们获知目前已有新冠病毒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科学家发明简单高效地将绿色荧光蛋白探针红移的技术
基于荧光蛋白的生物探针是目前揭示生物体内离子和小分子浓度,以及生物信号网络的强有力工具。尽管近些年科学家陆续进化出个别基于红色荧光蛋白的生物探针,大部分现有的生物探针依然只能发出绿色或者黄色荧光。由于黄绿色荧光蛋白激发和发射波长过于靠近,很难实现双通道荧光监测。此外,红色荧光蛋白生物探针相比绿色荧光探针具有较弱的光毒性,更弱的背景荧光以及高光透性
张亭栋、王振义、卢柯、彭实戈荣获2020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获奖名单。张亭栋、王振义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摘得“生命科学奖”;卢柯因其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获得“物质科学奖”;彭实戈因其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
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入侵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在入侵种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营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维持昆虫-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有关其机制的研究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1999年起,陆续在山西、河北、河南、陕
《细胞》:秦成峰/英博/王佑春团队开发新型mRNA新冠疫苗
今日,《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疫苗的最新论文。由秦成峰研究员、英博博士以及王佑春研究员共同领导的一支团队,开发出了一款新型的mRNA新冠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这种疫苗能够激发免疫反应,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新型疫苗采用了先进的制剂技术,在室温下能够存放至少一周而依旧保持稳定。对于疫苗产品而言,有望大大减少运输
研究发现红虾虾头低分子量肽能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对肝组织的破坏
环磷酰胺(CTX)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其代谢物中的丙烯醛在肝脏中积累,可导致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肝脏结构和生化功能。近年来,天然来源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经常被用于辅助维持人体健康和降低化学疗法导致的器官毒性副作用。食源性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以其较高的消化性、营养性和生理效果,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那些康复后又“阴转阳”的COVID-19患者,后来都怎样了?《柳叶刀》子刊发布随访结果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对新冠病毒以及它导致的COVID-19疾病有了很多深入的了解。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和COVID-19相关的谜题尚未得到解答。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如何。人体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是保护人们未来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也是所有新冠疫苗开发的基础,那么人体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能够保护我们不
武汉651例新冠患者出院随访:3%“复阳”,均未造成传播
新冠疫情持续半年多以来,围绕着病毒本身和临床等的诸多问题仍待解,“复阳”是其中的关注点之一。当地时间7月6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危重科、德国慕尼黑大学团队的研究团队合作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评论文章,“Assessment of patients who te
研究发现红肉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新联系
各大膳食指南都建议控制红肉摄入,这是因为红肉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风险升高有关。就心血管疾病而言,研究已经表明,红肉富含胆碱、卵磷脂和肉碱,在这些物质的消化过程中,肠道细菌作用带来的产物TMAO(氧化三甲胺)是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罪魁祸首”之一。美国心脏协会(AHA)旗下期刊《高血压》(Hypertension)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阐明了T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