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阳院士工作站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牵头的院士工作站项目正式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这意味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以院士工作站为契机,加强肿瘤精准医学转化和基础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方位提升研究实力和水平。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兼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教授,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钱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等出席揭牌成立仪式。仪式由复旦大学附
丛玉隆:“时代造就了我,不能愧对时代”
三十多年春华秋实,他把很多人认为“不起眼”的检验医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开创性提出实验室标准化和检验学科的“理念革命”;数十载呕心沥血,他不遗余力呼唤检验医学与临床结合,强调科学与严谨是检验医学的灵魂。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科学技术委员会检验医学学会主任委员……最多时,他曾担任检验领域的6个“主委”。在中国检验医学界,丛玉隆的名字如雷
Hepatology封面:王福俤与闵军霞团队合作揭示铁死亡的肝损伤新机制
营养发现团队又有新成果啦!国际著名学术期刊Hepatology《肝脏学》八月期封面故事在线发表了王福俤与闵军霞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of Ferroptosis in Murine Models of Hemochromatosis”。封面解读:黄鼠狼给鸡拜年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不同于凋亡而依赖于铁离子的细胞死亡新方式。鸡代表健康生命或健康肝
Optune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十年生存结果公布
EF-14试验是十多年来,在不考虑患者特征的情况下用于证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统计上和临床上总生存期显着延长的第一个试验。NovoCure公司今日宣布,其Optune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III期临床关键试验的最终分析结果已经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最后的分析证明,与单独使用替莫唑胺的患者相比,接受Optune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患者
3年生存率91.5% 达沙替尼+化疗一线治疗儿童Ph+ALL显著生存获益
BMS 12月9日在ASH2017年会上公布了在儿科初治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开展的II期CA180-372研究的结果。CA180-372研究考察了在化疗基础上添加Sprycel (dasatinib) 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入组了106例患者,年龄≤18岁,先给予15天的化疗诱导治疗,从第15天起给予每日1次达沙替尼(60mg/m2)持续治疗,直至不
王洁教授:肺癌液体活检的进展和未来
侯培锋医生:王洁教授是我国肺癌领域知名专家,尤其在肺癌驱动基因液态活检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今晚期NSCLC已进入了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精准靶向治疗时代,精准治疗首先需要精准的分子分型,但不是每个患者都可顺利获得合格的肿瘤组织标本,于是液态活检应运而生。回顾性研究证实血浆ctDNA EGFR突变与组织EGFR突变在指导NSCLC靶向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王洁教授主持的BEN
致力干细胞与外泌体领域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生物谷王越教授专访
王越教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是转化医学中心外泌体转化研究平台负责人,主要从事干细胞与外泌体领域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工作。近5年带领团队在干细胞的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外泌体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发现了以非编码RNA miR-181、linc-RoR、snoRNA 7A为代表的一系列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分子,并阐明了干细胞中的内源性microRNA海绵作用机制。作为由生物谷
王耀献教授获2017年度顾氏和平奖
近日,菲律宾顾氏和平奖基金会(Gusi Peace Prize Foundation)公布2017年顾氏和平奖获奖名单,全球有16位杰出人物入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获奖,这是我国内地学者第三次获此国际盛誉,是唯一的中医人。王耀献由于在中医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特别是致力公益事业,以及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改革模式,率先启动基层的“全国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
王浚院士:海尔-160℃斯特林深低温冰箱等三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
2017年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在海尔集团召开了2017年海尔生物医疗低温冷链科技成果国家级技术鉴定会。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资深低温制冷、医疗科研行业专家听取了技术报告,审阅资料,考察样机,经讨论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鉴定:海尔生物医疗自主研发的“斯特林深低温冰箱技术开发及应
王育团队成功救治妊娠合并巨大盆腹腔罕见肿瘤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教授日前成功为一位孕14周的孕妇切除重达3455g的巨大肿块,同时也保住了孕妇子宫内14周的胎儿。术后10天患者顺利出院,母胎平安。几周前,愁眉紧锁的小张(化名)来到王育主任门诊就诊,孕前检查无任何异常的她,在常规孕期检查中发现巨大盆腹腔包块,上界至剑突下端,下界突出至右侧大阴唇外10cm。小张自述在来仁济医院就诊前,去看过不少医院,医生们均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