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MedChem:开发出一种荧光肽更准确地测定凝血酶活性
凝血酶(thrombin)在凝血系统的许多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过量表达凝血酶能够导致血栓形成,但是它若表达不足则可能导致血友病。因此,准确地监控凝血酶活性对于确定给定病人的合适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它的活性与血液凝结能力相关联。监控凝血酶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工具就是所谓的凝血酶生成测试实验(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GT)。
Ang Chem:新型脂质体抗癌药物运输技术可对癌细胞实施精准地毁灭性攻击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运输技术,其可以将药物在释放之前就运输到癌细胞中,相比传统的抗癌药物运输方法相比,这种新型技术可将癌症药物置于细胞中对癌细胞可彻底地摧毁杀灭。
Nat Struc&Mol Bio:分子标签决定RNA在卵母细胞中的运输速度和目的地
oskar RNA在正常的卵母细胞中可以被转运至细胞后极(红色部分),但是在SOLE标签缺失的细胞中却不会或者很少被转运。 3月18日,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称为oskar RNA的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就像安分守己的火车乘客一样,有着自己的车票,并且提供了准确的目的地信息和运输形式。
The FASEB J:线粒体“盾牌”可帮助癌细胞持续旺盛地存活
近年来科学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去研究为何癌细胞如此具有“弹性”,即便是在其面对毒性药物、放疗甚至是机体免疫系统时依然可以死灰复燃;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由一种波形蛋白(VIF)形成的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s)可以使得癌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效地被保护以免于损伤。
Brain Topogr:迷信观念何以根深蒂固地植于人脑之中
有研究者指出,如同斯金纳的鸽子在并不存在的食物和行为之间所“构建”的关系,迷信也可以被界定为关于外界真实世界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错误”连接。
研究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可更有效地治疗急性躁狂症
《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比使用情绪稳定剂更有效。 这项研究是由维罗纳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分析了在1980年至2010年期间所进行的68项临床试验的数据。研究人员观察了使用强生公司的维思通(利培酮)、礼来公司的再普乐(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成人急性躁狂症的疗效。
非洲多地因变种病毒致粮食作物减产
木薯是非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眼下一种新变种的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正在非洲地区快速传播,使得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收到严重威胁。而由于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木薯是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及刚果(金)等多个非洲国家的主食之一,非洲人习惯将木薯加工成颗粒、粉或者块状,当然也可以直接蒸、炸、煮、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