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可调谐的柔性人工突触:通向可穿戴电子系统的新途径

人工突触:具有机械和突触灵活性的记忆晶体管基于记忆晶体管的机械柔性人工突触,可以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突触可塑性。突触是神经形态计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一种大脑启发计算方法,旨在提供较传统方法而言更为高效的计算方法)。 目前,Yiqiang Zhan,Lirong Zheng和Fernando Seoane与来自瑞典和中国的合作者们,报道了一种人工突触,该突触是基于具有机械柔性的记忆晶体管设计的。 这种

2018-09-24

韩国开发出柔性电子皮肤

 韩国首尔大学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使用仿真皮电子皮肤系统的软体机器人。该研究成果刊载在5月30日国际学术杂志《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上。首尔大学开发的软体机器人表面由橡胶或硅胶材质的柔软物质制成、各个部位间无明确界限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该机器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做出自由且连续的动作。此前发达国家已开发出章鱼与蛇模样的软体机器人。这种软体机器人在活体组织模

2018-08-14

Science:利用可注射的超柔性网状电子元件在体内长期记录视网膜的电活动

2018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几十年来,希望理解视网膜如何解读视觉输入的科学家们经常采用侵入性的外科手术取出动物的眼睛,然后记录眼睛视网膜中的细胞活性。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系统,它使得在醒着的动物中长期地追踪几十个视网膜细胞的放电模式成为可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2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ethod for

2018-07-05

科研人员研发适用于活体神经调控的柔性光遗传技术

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MIT麦戈文联合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Ultra-soft and Highly Stretchable Hydrogel Optical Fibers for In Vivo Optogenetic Modulations(DOI:10.1002/adom.20180042

2018-06-23

科学家制备柔性可穿戴太阳能电池

柔性可穿戴电子是未来电子元器件发展的热点方向,电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源的选择和设计影响未来可穿戴电子的设计与功能。目前,电源对可穿戴电子的户外使用性、大面积贴合性和安全性有较大限制。近年来,金属有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越的光电转换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钙钛矿材料平面结构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重要突破,最高效率为22.1%。卓越的光电性能为其应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可能。

2017-12-16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柔性防水导电耐火纸

 因具有优异的性能、适应物理形变的能力以及便于使用等优点,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和可穿戴电子设备倍受青睐。然而,传统的电子器件难以满足柔性和在严酷环境下工作的要求,电子器件的性能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金属是导电材料的首选,但金属易被氧化和腐蚀,性能降低,导致功能故障;污染物、湿气、雨水、结冰和降雪也影响电子器件的性能;在水灾、高温或火灾中电子器件易毁坏。因此,能在严酷环境中稳定工作的全

2017-12-12

柔性自驱动可穿戴传感系统研究获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逐步向微型化、多功能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大量具有通讯、健康监控、环境监测等多功能柔性电子设备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实现为众多柔性电子器件持续、长久地供电,从而形成柔性可穿戴自驱动传感系统是对现有供电技术的挑战。单个器件单元能耗低至微瓦至毫瓦量级,但其数量庞大且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维持其正常工作需要的电能总量十分巨大;传统的电池也无法满足系统全

2017-11-15

科学家制备出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汪正平与孙蓉领导的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相关成果以Flexible and Highly Sensitive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Microdome-Patterned PDMS Forming with Assistance of Colloid Self-Assemb

2017-10-19

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汪正平与孙蓉领导的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创新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低成本、高可拉伸性、高灵敏度等功能特性的柔性可拉伸应变传感器材料,并实现对人体运动行为的实时监测。研究成果以《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基于微裂纹机理的镍/石墨烯包覆的聚氨酯海绵三元杂化材料用于高灵敏度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为题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

2017-10-12

多材料3D打印免装配柔性驱动器研究取得进展

 实现外界刺激下驱动器件功能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结合是仿生驱动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各种水凝胶材料、合金材料以及基于碳纳米管(CNT)、氧化石墨烯(GO)等的复合物材料相继在驱动研究中得到应用,并且制备出了类似于毛毛虫、鱼和花朵等复杂结构形状的仿生驱动器件。然而,由于很多仿生器件形状复杂,且多数需要多种材料组合才能实现驱动、运动等特定功能,如何构建复杂结构以及解决多材料组件的装配等问题仍是

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