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揭示哺乳动物胚胎染色体3D结构重编程规律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研究组和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研究组合作,揭示了哺乳动物成熟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3D结构以及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体结构的重编程变化,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哺乳动物配子和早期胚胎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研究首先团队解决了使用少量细胞建立3D染色体结构图谱的难题,获得了小鼠精子、卵子和早期胚胎的高分辨率染色体高级结构图谱。研究人员进一

2017-07-15

Nature:揭示核糖通过结构上的精确优化制造自我机制

模拟的核糖体(白色和紫色的亚基)加工一个氨基酸(绿色),图片来自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2017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方法证实核糖体在结构上的精确优化尽可能快地产生更多的核糖体,以便促进细胞高效地生长和分裂。核糖体是细胞的蛋白制造工厂。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9日在线

2017-07-22

这场无声的密战,与染色体有关

对于生物体来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一般是恒定的,以人类为例,细胞内便含有 23 对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在分裂前,首先会复制染色体,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然而,细胞偶尔也会抽风,在分裂时,因为发生了某些错误,导致染色体未能正确分配,结果便是染色体数增多或者减少,这就是所谓的非整倍性。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癌细胞,因为它们大多都是非整倍体。人类有 23 对染色体。图片来源于网络近

2017-07-02

Cell:施一公组首次报道人源剪切原子分辨率结构

 2017年5月12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pliceosome)。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也是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的尺度上观察到酵母以外的、来自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的结构,进一步揭示了剪接体的组装和工作机理,为理

2017-05-12

Cell:染色体非整倍性有助解释癌症和遗传病的治疗结果差异

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出在遗传其他方面相同的细胞中,非整倍性独自就能够导致显著的性状差异。

2017-04-11

科学家谈基因设计里程碑:合成酵母染色体是开始

  "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从我们原来只是认识自然到现在重新设计自然,当然是根据自然的规律重新设计的,也就是说从基因组的阅读、解读到今天的重新设计。"3月11日,在深圳召开的"

2017-03-13

Science特刊:7篇长文解读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开启合成生命新纪元!

来自4个国家的一个大科学团队一起合作合成了酿酒酵母中约1/3(约3500万碱基对)的基因组(总1200万碱基对),这个研究团队由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酵母遗传学家Jef Boeke领导,分析了7条人工染色体的3维结构,相关研

2017-03-10

上海:基因诊断技术协助染色体平衡易位者生育健康宝宝

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获悉,该院利用全基因组单体型连锁分析技术,成功实现在胚胎移植前及时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向下一代的传递,帮助饱受隐性遗传病因之苦的家庭生育健康宝宝。平衡易位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结

2017-03-03

生物物理所解析90S核糖组装前的冷冻电镜结构

核糖体是由RNA和大量蛋白质构成的大型分子机器,负责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组装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核糖体在成熟过程中需要和大量的组装因子暂时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核糖体前体复合物。

2017-03-08

Nature:常染色体也可以影响性别

最近nature报道了一种鸟类不只有这两条性染色体,它的2号常染色体也可以影响它的性别。

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