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胚乳细胞蛋白质高效表达技术平台
随着第十届日本ISSCR(国际干细胞研究组织)年会的落幕,武汉禾元其自主创新研发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OryzHiExp)" 受到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国干细胞研究领域企业与学术专家的关注。
科研人员将开发一种富含维生素B1的水稻
俄勒冈州立大学(OSU)的科研人员将试图研发一种富含维生素B1的水稻品种,该品种不仅营养更丰富,且对两种病害均有抗性。研究表明,维生素B1可以增强包括水稻、黄瓜和烟草等多种植物的免疫系统。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种植区,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严重影响该地区的水稻产量,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维生素B1在水稻体内持续积累从而实现对这两种疾病的抗性。
PNAS:袁隆平院士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传友(Chuanyou Li)研究员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Longping Yuan)院士共同领导了这一研究。
盘点2009--谁来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正名
2009年的转基因,最惹眼的不是来自其研究,也不是对去其安全性的持续探讨,而是在更新率极低的中国生物安全网上面的批准的“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首次出现了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身影。 一层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信息发现和传播者的媒体在证书公布了近一个多月后才有反应,这让媒体人脸上无光。同样很多非转基因的学者专家对其也是毫不知情,当然还有那一直紧追转基因安全性不放的绿色和平组织。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初战告捷“深08S/R1813”三亚实测亩产944公斤
近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海南水稻所、国家南繁办等单位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在海南三亚对隆平种业攻关品种“深08S/R1813”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实收亩产为944公斤。袁隆平院士表示“这标志我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首战告捷”,同时他对如期完成我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充满信心。
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海南现场观摩研讨会召开
近日,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海南水稻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江西农业大学与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召开。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江西省农科院颜龙安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石庆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水稻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成员单位及南繁单位共80余人参加会议。
PNAS: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参与控制转座子活性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证实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JMJ703参与控制了转座子活性,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风(Xiaofeng Cao)。
:水稻鸡尾酒杀死癌细胞
2013年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密歇根理工大学科学家从水稻愈伤组织中提取出的汁液具有抗癌效果,其效果不亚于新型抗癌药物Taxol。另外这种新型水稻汁的优势是它对正常细胞无害。 Ramakrishna Wusirika教授和其研究团队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培养杂交水稻种子,收集愈伤组织(植物的干细胞)分泌物,制成了抗癌鸡尾酒。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结肠癌和肾癌细胞。
Plant Physiol:朱祯等发现几丁质酶参与水稻纤维素合成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复杂多糖网络结构,为植物体提供机械支撑。水稻细胞壁研究对于抗倒伏等农艺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类几丁质酶作为一类糖苷水解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过程,包括细胞壁代谢和植物的抗病性。水稻基因组中存在37个编码几丁质酶蛋白或类蛋白的基因,但目前相关研究工作甚少,仍缺乏遗传学上的证据。
Plant Cell:王金发教授团队解析水稻天然免疫识别机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金发教授团队在植物天然免疫识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两个能够同时识别真菌与细菌的病原相关分子,并引发天然免疫反应的水稻膜蛋白受体。 这一研究成果Lysin Motif–Containing Proteins LYP4 and LYP6 Play Dual Roles in Peptidoglycan and Chitin Perception in Ric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