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T:浙江大学黄河团队综述“炎症衰老”分子机制与“抗炎防衰”干预策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缓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重要任务。衰老是人体内各种分子、细胞和器官损伤逐步积累的结果。尽管不同个体之间衰老差异很大,但衰老过程普遍伴随慢性炎症、免疫系统与器官功能障碍。
空中论坛|用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抗体开发平台的差异性对比
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迅猛,202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6款单抗药物上市,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学疾病。截止到2022年底,美国已批准111款抗体药物上市。预计到2030年全球抗体药物市场将达到3817亿
Nature子刊:魏文胜团队开发不依赖CRISPR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mitoBE的全新线粒体单碱基编辑工具,该工具不依赖于DddA系统。mitoBE不仅能够高效地实现A to G或C to T的单碱基编辑,还具备选择性地编辑特定链的能力
科学家发现,皮肤免疫细胞分泌的IL-17会促进炎症加速皮肤衰老,抗IL-17有望延缓皮肤衰老
Holger Heyn等人利用小鼠实验发现,年老皮肤中的淋巴细胞会分泌更多的IL-17A/F细胞因子。阻断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可以缓解年老小鼠的年龄相关皮肤炎症,并改善老化皮肤的特征。
哈佛教授捐赠2.1亿美元用于蛋白质创新研究,计划加速蛋白质和抗体发现
官方新闻稿中指出,这笔捐赠将进一步支持蛋白质创新研究所的发展,以利用新的蛋白质工具和专业知识转变生物医学研究。
Theranostics综述:多特异性抗体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大放异彩。2021年,FDA批准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已超过百种。除了单特异性抗体以外,多特异性抗体的研发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双抗或多抗药物大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上市药物较少,
Nature子刊:甘振继/邵孟乐团队发现线粒体蛋白水解重排调控细胞命运转变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高度调控的线粒体蛋白水解重排控制细胞命运决定;拓展了人们对特异性线粒体蛋白降解及其引发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代谢重塑的重要调节功能和生理意义的认识;揭示了白色脂肪细胞内琥珀酸作为细胞命运信使
《癌症研究》:仁济医院团队揭示二甲双胍抗肠癌新机制!通过干预色氨酸代谢重塑免疫微环境!
仁济医院团队开展的本次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调节肠癌细胞色氨酸代谢的全新机制,进一步解释了二甲双胍重塑肠癌免疫微环境,特别是增强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至于如何更好地从色氨酸代谢入手调节抗肿瘤免疫
Science:新研究破解代谢应激中线粒体修复和替换之谜
科学家们经常扮演着侦探的角色,将一些单独看来毫无意义的线索拼凑在一起,但是综合在一起就能破案。美国沙克生物学研究中心的Reuben Shaw教授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拼凑这些线索,以了解细胞对代谢应激(
印度研究者们揭示了肥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全面的分子理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在被广泛探索,作为几种人类疾病的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探索MSCs治疗复杂肺部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