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优先发展领域。
PLoS ONE:阻断HMGA1分子降低肿瘤恶性程度
2013年5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抑制肿瘤细胞中一种基因,细胞的生长将被停止,同时肿瘤组织扩大和蔓延到远端器官将被阻断。研究人员希望,这种所谓的“关键调控因子”基因可能是开发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的靶点。 此调控因子通常在成体细胞中处于关闭状态,但它在胚胎发育过程和所有高度侵袭性肿瘤中非常活跃。
:将致命毒性物质运送到恶性细胞
来自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癌症治疗新策略,他们认为可利用某些高水平表达于许多癌细胞表面的分子将致命毒性物质运送到恶性细胞中。这一研究在线发表在12月2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国内医用敷料行业恶性竞争加剧
近年来,国内医用敷料市场保持高速发展。2007年-2012年上半年医用敷料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30%左右,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上半年国内医用敷料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99亿元,同增速达到19.68%。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预估,随着未来基层医疗建设的加快,医疗资源的不断增加,医用需求持续增长的环境下,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仍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Cell:高热休克因子1对高度恶性肿瘤的贡献
近日,怀特黑德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特定的基因表达增加后会促进乳腺癌、结肠癌和肺癌患者的转移和死亡。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科学家识别基因表达图谱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反应,也可以引导开发针对多种类型癌症的疗法。 在正常细胞中,各种压力包括热、缺氧、毒素会激活热休克因子1(HSF1),导致所谓的热休克或伴侣蛋白质表达增加,以保持应激细胞内稳态。
PLoS Negl Trop Dis:首次完成对导致疟疾的间日疟原虫基因组测序
2012年9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和克利夫兰诊所勒纳研究所(Cleveland Clinic 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 )的研究人员发现导致最常见疟疾类型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拥有相同的基因变异...
PNAS:阻断疟原虫生长周期治疗疟疾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手段可以通过迅速杀死疟原虫消除疟疾感染。疟疾每年造成高达300万人死亡,主要感染弱势人群,如儿童、怀孕的妇女,这种疾病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常见。虽然治疗这种疾病的相关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但疟原虫正在抵抗最常见的药物,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对付这种疾病。
Cancer Res:操纵基因开关阻止小鼠恶性肺癌生长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操纵了一个微小的基因开关,从而阻止小鼠体内的侵袭性肺癌性肿瘤生长,甚至还能阻止肿瘤产生。 激活单个微RNA(microRNA, miR)能够成功地抵消癌症中两个众所周知的基因的影响,这就提示着这个miR可能在治疗几种类型的癌症中发挥着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10月1日那期的Cancer Research期刊上。
Cell:恶性肿瘤利用癌基因MYC增加所有活性基因的表达水平
2012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出癌基因MYC编码的蛋白c-Myc用来增加癌细胞中所有基因表达的机制。c-Myc水平增加与癌症病人癌症转移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联。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希望找到限制c-Myc活性从而根除癌细胞的方法,这是因为癌细胞依赖于c-Myc才能存活。
Clin Can Res:鉴别出恶性前列腺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罗斯韦尔公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支持采用新型的标志物来检测恶性的初期前列腺癌,来自三个机构的研究者均首次提供数据揭示了血清中谷氨酸盐的水平在初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病人中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血清中谷氨酸盐是一种非必须的氨基酸,其在癌症代谢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