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版纳植物园在植物果实性状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已经进化出极其多样的种子传播方式,很多植物以提供果肉作为回报吸引食果动物以促进种子传播。果实类型的多样以及果实形态与食果动物感知果实的能力之间明显的相关性表明,植物种子传播者与植物之间建立了协同进化关系。但是很少有研究对此进行验证。
Cell: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获得性性状通过小RNA遗传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刊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rans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an Acquired Small RNA-Based Antiviral Response in C. elegans。”中心研究人员通过RNAi技术首次发现,获得性性状可以通过小RNA进行遗传,而不需要基因组DNA的参与。
PNAS:曹晓风等表观遗传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段自身能够插入到基因组上的DNA片段,上世纪4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转座子广泛存在。转座子随机插入到重要基
先正达Agrisure3122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获韩国进口批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先正达公司近日宣布,韩国监管当局已批准进口其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Agrisure 3122用于食品和饲料。Agrisure3122复合性状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可分别对抗玉米根虫和玉米螟。 先正达北美区总裁兼种子业务总裁David Morgan说,“获得韩国进口批准后,美国种植Agrisure 3122玉米的农民们可以继续将该种玉米出口至韩国。
J Eco:范泽鑫等热带雨林树木功能性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Hydraulic conductivity traits predict growth rates and adult stature of 40 Asian tropical tree species better than wood density,”,文章中...
:栎属叶性状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研究植物性状对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演化的历史还可为研究植物演化的机制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化石作为过去生命的直接证据,是研究植物演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把钥匙。
Func Plant Biol:武汉植物园在珍稀植物群落叶性状研究中获新进展
珍稀植物群落与全球阔叶树的叶性状关系比较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Functional Plant Biology在线刊登了武汉植物园的研究成果“Leaf traits and persistence of relict and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in a rare plant community,”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珍稀植物群落叶性状研究中获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