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蜂群多样性和寄生致病菌的数量呈负相关

近日,来自印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蜂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表示蜂群的多样性越高将会导致寄生的致病菌越少,并且有益菌会增多,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1-18

Devel Cell:通过对斑马研究揭示新型的血管融合路径

斑马鱼胚胎头部中的血管(绿色)以及内皮细胞核(红色) (Credit: University of Basel) 2013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血管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血管的融合遵循着同一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血管的形成经历着常见排列的不同阶段,而常见的排列就是内皮细胞的分裂和重拍,这对于血管的形成非常重要;近日...

2013-06-12

Nature:一种软骨的第一个基因组序列

本期Nature发表了象鲨的基因组序列。

2014-01-13

EHP:科学家培育发光斑马 便于观察进入体污染物

英国科学家日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身体内外都能发出绿光的斑马鱼。他们希望通过观察这种斑马鱼来查出污染物会在鱼体内部如何作用,会对鱼体产生哪些影响,从而解决一些医学难题。 据悉,很多工业产品都含有内分泌干扰物成分,例如塑料制品和多种避孕药。这些化学成分若是进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内,会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性激素的角色,从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生育问题。

2012-04-25

:怪异寄生行为打破传统寄生规律

寄生虫(Xenos vesparum)幼虫跳到欧洲造纸胡蜂身上,藏于工蜂腹部,在那里它可以以宿主的血液为食 被感染的工蜂聚集到一起交配,不过不是它们自己交配,而是寄生虫在交配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昆虫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寄生虫(Xenos vesparum)感染欧洲造纸胡蜂后,能够彻底改变欧洲造纸胡蜂的身体和行为,让它们完全听从自己的命令。

2012-11-18

:用寄生虫作载体为牛打疫苗

一提起寄生虫,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它们引发的各种疾病,其实寄生虫有时也有巧用途。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就利用一种在牛体内生活的寄生虫为载体,给牛接种了能预防相关疾病的疫苗。 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网络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学》中报告说,这种可用作疫苗载体的寄生虫名为“泰氏锥虫”。它是一种无害寄生虫,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携带具有疫苗效果的物质并能够在牛体内释放。

2012-11-18

PLoS Pathog:揭秘血清素促进寄生虫运动的机制 为开发寄生虫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控制寄生虫运动的新型分子路径,由于协调运动对于寄生虫的生活周期非常关键,因此该分子路径的蛋白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新型的靶点药物。

2014-01-22

PLoS ONE: 新型斑马基因敲除模型有望加速攻克癫痫顽疾

LGI1b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既是新型癫痫模型,也是脑积水疾病模型 (图) 癫痫(epilepsy)俗称为"羊癫疯"或者"羊角风",患者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通常认为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慢性疾病,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和精神状态不同程度的障碍。

2012-11-18

Nature Communications:疟疾寄生虫喜欢年轻的血细胞

人类更多地接触猕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可能会导致其入侵较老血细胞的能力增强。由于这些寄生虫目前喜欢较年轻的血细胞,所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诺氏疟原虫”在人体中的毒性及其传播能力今后可能会增强。 Caeul Lim及其同事报告说,“诺氏疟原虫”在人血中生长状况差是由于它喜欢入侵一个年轻亚类的细胞。

2013-06-27

Cell:斑马筛选系统提取物可将干细胞诱导成为肌肉细胞 加速肌肉疾病的研究

通过使用一种在快速培养系统中鉴别出的三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就可以实现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小鼠模型中增强其肌肉量并且逆转疾病的表现。

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