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tate:斑马鱼是识别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有用工具
PLoS ONE:斑马鱼模型或为开发新型遗传性疾病的疗法提供希望
2013年11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斑马鱼模型,提出了一种治疗常见遗传性疾病的新型疗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腓骨肌萎缩征(CMT)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障碍,其主要影响个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在英国超过2万人受到该疾病的影响,该疾病通常引发患者脚进行性无力以及长期的疼痛,最终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PNAS:陈欣等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机制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延续了1200年,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三文鱼怎样感应季节变化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鱼的一个名为“血管囊”(saccus vasculosus)的器官起体内时钟的作用,检测白天长短的季节差别。 在哺乳动物中,阳光是由眼睛捕捉的,信息被传递到脑垂体的结节部,后者将季节信息再传给大脑。这个腺体起一个季节时钟的作用,让大脑知道当前是白天还是夜晚,并将短的天与长的天区分开来,从而能够对不同季节进行分辨。
PLoS Pathog:阿托伐他汀和唑来膦酸联合使用或可有效抑制寄生虫的感染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乔治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将两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进行结合,就可以用于治疗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由鼠弓形虫引发的寄生虫病。 鼠弓形虫是一种几乎可以感染所有温血动物的寄生虫,其对于未出生的胎儿以及免疫力低下者非常有害。
Develop Cell:孟安明等揭示Ppp4c上调BMP信号促进斑马鱼胚胎腹部组织发育
Ppp4c正向调控BMP信号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5月15日,国际著名杂志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孟安明教授实验室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冯新华实验室合作的研究发现“Protein Phosphatase 4 Cooperates with Smads to Promote BMP Signaling in Dorsoventral Patterning of Zebr
Deve Cell:斑马鱼研究揭示心脏不对称发育机制
2013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从外面看我们的身体看起来完全对称的,然而,大多数内部器官包括的心脏其实是不对称。心脏的右侧主要负责肺循环,左侧负责供给血液给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种不对称性使心脏有效地完成其工作。在对斑马鱼胚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Justus Veerkamp和Salim Seyfried博士已经展示了左右两侧的心脏如何发育成不同的。
Cell Research:斑马鱼胚胎中实现基因编辑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利用一种RNA导向的Cas9核酸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和斑马鱼胚胎中有效实现了位点特异性基因编辑。相关论文“Genome editing with RNA-guided Cas9 nuclease in Zebrafish embryos”发表在3月26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娃娃鱼全基因组测序启动
近日,娃娃鱼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全面启动,该计划由Macrogen千年基因和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存拴教授以科研合作的形式共同启动,将沿用目前国际公认的de novo测序方案(454&454+测序平台为主,结合多种平台)完成娃娃鱼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并将于国际上首次绘制其全基因组图谱。
J Zool Syst Evol Res: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裂腹鱼属为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类鲤科鱼类。所谓“裂腹鱼”因其腹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排列整齐的鳞片(臀鳞),两排鳞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裂缝,初看起来象是肚子裂开一样,故名裂腹鱼。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鱼类,它们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而出现的,裂腹鱼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