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药业任命原默沙东全球肿瘤临床研发执行总监谢毅钊博士出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转化医学官
近日,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宣布,任命谢毅钊博士为公司临床发展部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转化医学官。谢博士拥有超过20年的全球肿瘤药物临床研发经验,他的加入将进一步加强公司管理团队的能力,加强基石药业在临床开发的核心优势,并巩固公司在中国创新生物制药公司中的领先地位。基石药业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作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转化医学官,谢毅钊博士将负责药物从早期临床直至概念验证阶段(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完美收官,飞利浦“健康科技”转型结硕果
今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完美收官。作为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面积最大的展商之一,飞利浦代表全球诊断影像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创新设备;融合 B2B 和 B2C 业务,覆盖“健康关护全程”的“大健康”布局;以及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充分诠释了百年飞利浦“健康科技”转型以来的卓越成果和未来潜力。 位于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飞利浦展台 坚持“全球创新”与“
进博会收官!英国TPP斩获数个重要医疗签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医疗服务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汹涌而至,当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依旧任重而道远之时,新时代的医疗的建设已然吹响号角。那么,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驱动医疗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如何真正能够触达医改的“灵魂”,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纪难题。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完美收官,来自全球最大的健康数据
肿瘤“篮式研究” 将罕见突破癌症一网打尽!
2014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提出两类精准癌医学的创新性临床试验,其中一类称为“Basket Trial”,即篮式研究。具体来讲,某种靶点明确的药物就是一个篮子,将带有相同靶基因的不同癌症放进一个篮子里进行研究就称为“篮式研究”。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例如高通量的新一代测序能确定肿瘤中所有类别的基因组改变,包括同时修复数千个基因的拷贝数改变、序列突变和结构重排。基因组驱动肿瘤治疗概念在早期
BMS官宣:该药将继续发力
本月中旬,百时美施贵宝(BMS)Opdivo用于小细胞肺癌的Checkmate-331试验宣布失败,引发了外界和投资者对该药物未来发展的担忧(详见:最新试验失败!Opdivo用于小细胞肺癌面临巨大市场威胁)。在本周四(10月25日)BMS举行的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公司高管对以下两点展开了讨论:一是Opdivo竞争对手默沙东的Keytruda发布的肾肿瘤积极数据;二是Checkmate-
牛津大学丹娜.左哈教授:血液网是世界一流的血液管理方案
当物理与管理相碰撞,产生的是全球管理大师对人单合一模式的赞赏;当物联网与血液管理相结合,产生的是国际大师对物联网血液管理模式的赞许。近日,牛津大学丹娜.左哈教授参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网样板后,表示:海尔的血液网是世界一流的临床用血管理方案。专家点赞:世界一流血液网方案输血医学发展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但针对血液的安全、血源、疗效等问题,人们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优化。在第二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
研究发现植物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新因子
水稻种子是蛋白质和淀粉的储藏器官。在逆境环境下,灌浆期种子会积累大量错误折叠和非折叠蛋白,产生内质网胁迫,进而影响种子产量和品质。以往研究显示,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RAD)途径在清除错误折叠蛋白以及内质网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现有的ER胁迫诱导方法很难应用于种子系统中,因此,人们对植物种子中ERAD的机理仍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曲乐庆研究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胚乳特异性抑制小G
“网红”CAR-T中国登记研究151个 安全疗效成核心
2017年被医药行业誉为CAR-T元年,尤其是2017年8月和10月先后批准诺华及Kite制药两个CAR-T疗法上市,鼓舞着国内的资本与企业,有超过100家企业在国际临床试验登记网站登记。有医药分析师认为,CAR-T是未来十年全球生物科技最大风口,中国有希望弯道超车。中国癌症患者每年新增400多万,其中近20万为白血病等常见血液肿瘤。综合美国CAR-T产品售价、中国GDP水
六项在研CAR-T细胞产品最新临床进展,血液肿瘤、实体瘤一网打尽
Mustang Bio成立于2015年,其细胞疗法与City of Hope(COH)癌症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主持者为来自COH、针对CAR-T疗法做出开创性贡献的Stephen Forman 和Christine Brown博士。研发管线包括6项CAR-T和1项基因疗法候选产品a靶向CD123:MB-102 CAR-TAML和BPDCN2017年12月,City of Hope在美国ASH年会口头
Nature:一网打尽BRCA1所有核心突变!乳腺癌研究迎重大进展
9月13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一支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CRISPR技术,对乳腺癌重要风险基因BRCA1进行了“饱和式”的基因编辑,详细解析了近4000个不同的单核苷酸变异会对这条基因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人员称,这个发现有望立刻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相信很多学术经纬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BRCA1基因的名字。它编码的蛋白参与了DNA的修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