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新大豆病菌抗性基因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普渡大学研究人员最近鉴定了大豆基因组中的两个新基因,这两个基因对导致大豆疫霉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土传病菌具有高抗性。由Ma Jianxin和Teresa Hughes领导的科学团队的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培育更具大豆疫霉菌抗性的大豆新品种。普渡大学的此项研究已在《理论与应用遗传学》在线发表,并将发表于杂志9月份的印刷版。

2013-07-25

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91.8%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根据咨询公司Céleres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3/14种植季,巴西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为2740万公顷,占总大豆种植面积2986万公顷的91.8%,与上一个种植季相比,上升了11%。

2014-04-25

美国农业部批准陶氏益农转基因大豆

据报道: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疫局(APHIS)近日宣布批准陶氏益农一款抗虫转基因大豆。

2014-04-25

抗生素作为链霉菌种间信号的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结构各异的抗生素,然而,对微生物产生抗生素的真正生物学意义的认识至今尚不明晰。目前,研究表明天然抗生素除了对非产生菌的抑杀作用外,还可能在微生物种间起信号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在分子层面上,对抗生素作为种间信号介导特定的生理行为及其机理有深入的阐释。

2014-04-22

:链霉菌群体感应信号合成调控获进展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细菌群体感应在细菌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链霉菌中,γ-丁酸内酯(gamma-butyrolactone) 类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在次级代谢合成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γ-丁酸内酯识别受体作为该信号途径的基础执行者被广为研究。

2012-11-18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华大基因联手研究植物霉菌基因组

2011年11月15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华大基因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共同完成9种植物疫霉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分析工作。据悉,此次合作是疫霉菌基因组测序联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联盟计划最终完成疫霉菌的150个基因组和300个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工作。

2012-11-19

Mol Micro:姜卫红等揭示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的新机制

6月7日,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我所姜卫红研究组的学术论文“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antibiotic biosynthesis by DraR-K, a novel two-component system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2012-11-18

3M Petrifilm 推出48小时快速霉菌酵母测试片

上海2013年9月18日电 /美通社/ -- 9月17日,3M™Petrifilm™ 快速霉菌酵母全球同步上市,这种全新的测试片使霉菌酵母的检测时间缩短到仅48小时,远远快于传统培养基方法。

2013-09-25

PNAS:科学家发现霉菌释放的特殊化合物或许和帕金森疾病发病相关

一种由霉菌释放的化合物或许和帕金森疾病症状直接相关。

2013-11-13

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家解密大豆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基因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诺禾致源合作在野生作物资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