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致病分枝杆菌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
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杨琛研究组完成的题为Mycobacterial fatty acid catabolism is repressed by FdmR to sustain lipogenesis and virul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致病性分枝杆菌主要利用转录调控蛋白FdmR调控其脂肪酸代谢,
Nat Commun:小RNA分子参与调节幽门螺旋杆菌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
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会引起胃癌。但是,人们对幽门螺杆菌适应胃环境的内在机制了解甚少。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Hitomi Mimuro揭示了这里,我们显示了一个幽门螺杆菌非编码RNA(HPnc4160,也称为IsoB或NikS)调节病原体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细菌致癌蛋白的产生。
Cell Chem Bio:新型抗生素可治疗耐药性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药性突变会对影响有效疗法的开发。在最近发表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t的Robert Schnell团队评估了针对分枝杆菌细胞壁重塑的单环β-内酰胺化合物的杀菌效果。
研究实现重组大肠杆菌MG1655高产IAA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黄建忠教授团队祁峰副教授等在食品和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刊物《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SCI一区,Top, IF=4.192) 发表题目为“High-level produc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in the meta
新研究:西北美食浆水中含有乳酸杆菌 或可降尿酸
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近日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在西北传统发酵食物浆水中分离出发酵乳酸杆菌,发现浆水可通过降解动物体内的尿酸来控制尿酸的积累。浆水由芹菜和卷心菜等蔬菜发酵而成,是西北特色美食。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负责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祥锴介绍,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痛风频率与浆水食用次数相关。为此,课题组从发酵
Nat Commun: 研究揭示分歧杆菌感染过程中多核巨细胞的形成机制
由分枝杆菌(mycobacteria)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其特征是肉芽肿的形成,其中包含一种独特的巨噬细胞类型——“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此前研究发现,多核巨细胞(MGC)的形成依赖于Toll样受体激活引发的DNA损伤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整。然而,这类特殊巨噬细胞的形成来源,或者说其前体细胞的身份目前扔不清除。在最近
Cell:单基因突变为何会让某些人群更易患分枝杆菌病?
2021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Human T-bet Governs Innate and Innate-like Adaptive IFN-γ Immunity against Mycobacter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患者机体的罕见突变如何帮助解释关
研究成果为大肠癌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房静远团队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 13.493)在线发表了题为“Risk SNP-induced lncRNA-SLCC1 drives colorectal cancer through activating glycolysis sign
Gastroenterology:研究发现抑制大肠癌进展的潜在治疗靶标
2021年2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研究中,来自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发现结直肠癌组织包含至少两种类型的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中发现的一类细胞),即促癌成纤维细胞和抑癌成纤维细胞,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标题为The balance of stro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