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子刊:最常见的致癌突变,跟你想的真不一样!

最近,《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Salk研究所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采用新的方法重新统计分析了泛癌种中致癌突变基因的频率,发现结果竟与我们的既往认知差之千里(至少也有五百里)。例如既往研究结果普遍显示,RAS致癌基因在所有人类癌症中出现的频率大约在30%-33%,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15%,不足此前的一半。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许多致癌突变与癌症类

2021-11-06

自然》:务必让肿瘤远离棕榈酸!科学家发现棕榈酸能够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促进肿瘤转移,且可以长期维持

  癌症的转移和扩散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细胞从哪里学的转移技能?可能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也包括生活方式。已经有很多临床前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促进癌症的发生,也与部分癌症的高侵袭性有关,脂肪酸的摄取和代谢更是癌症进展的关键环节。其实从机制上来说,脂肪酸能与很多与癌症发生、化疗耐药和转移的蛋白(比如CD36)产生互作,那就不由得让人怀

2021-11-15

自然》:B细胞,原来你也是叛徒!科学家首次发现B细胞可分泌GABA,抑制抗肿瘤免疫

  来自日本RIKEN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B细胞竟会分泌一种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进而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化,抑制抗肿瘤免疫!除去B细胞之后,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也变强了。在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的不单单是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它们所分泌的多种多样的代谢产物也在默默工作。这些代谢物具有丰富的功能,调

2021-11-09

自然》:数肿瘤里的T细胞,这个工具太好用了!

  近几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手段。不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会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这种现象主要与肿瘤抗原水平和T细胞数量(免疫浸润程度)有关[2]。尽管肿瘤抗原水平已经可以从全外显子测序(WES)数据中估计出来,但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数量的预测仍然需要额外的样本数据。近日,英国伦敦大

2021-10-28

Cell子刊发文揭示生物视网膜编码动态自然场景机理

神经编码是指大脑将外界刺激(如视觉、嗅觉)转化为神经元脉冲响应的过程,是脑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也对机器视觉和机器感知意义重大。大脑中所接收的信息超过70%都是来自于视觉系统,视网膜作为心灵之窗,是生物视觉信息处理的第一站,负责对时空中不断变化的可见光进行实时编码。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模拟生物视网膜的信息编码模型,但仅处理简单或静态图像刺激,并且局限于小规模神经

2021-10-22

自然》重磅:肿瘤免疫屏蔽场的“操盘手”,终于被抓住了!华人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发现,癌细胞脱落的一种分子能帮肿瘤构建免疫逃逸系统

  近日,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的Li Rong和德克萨斯大学的An  Zhiqiang等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发表重磅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在癌症进展过程中,一种被称为DDR1的分子会释放其胞外结构,组织胶原纤维在肿瘤周边形成致密的免疫屏蔽结构,阻止免疫细胞进入肿瘤。而特异性抑制DDR1胞外结构的活性,免疫细胞可以渗入肿

2021-11-10

自然》子刊:每月模拟禁食一周,实现炸鸡自由?科学家发现间歇性禁食能预防长期高脂饮食的坏处,身材不发胖,心血管更健康

 近期,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可谓高脂饮食爱好者狂喜。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团队在小鼠中发现,只要每个月来一周模拟禁食饮食(fasting-mimicking diet),高脂饮食带来的肥胖、代谢问题和心血管问题就能够得到大幅度改善,多个指标与长期执行健康饮食的小鼠无异[1]。先来说说这个模拟禁食饮食。这是科学家们在之前的研究里开发出的

2021-11-09

自然》子刊:携带最强阿尔茨海默相关基因APOE ε4,竟然与视觉工作记忆能力增强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第一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逐渐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AD的发病风险与APOE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APOE基因有三种等位基因,ε2、ε3、和ε4,其中APOE ε2是AD最强的保护因素,而APOE ε4则是AD最强的致病因素,这种等位基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AD中病

2021-10-30

自然·衰老》:用抗癌的方式抗衰老?中国科学家发现,已获批的MAPK/ERK抑制剂或可以防止皮肤衰老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的张亮团队,在《自然·衰老》杂志发表了关于防止皮肤衰老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借助巧妙的小鼠模型,揭示了MiR-31通过MAPK/ERK通路调控生物毛囊干细胞功能,驱动了皮肤衰老。特别具有临床意义的是,他们发现已获批的MAPK/ERK抑制剂能阻断这一过程,从而防止皮肤老化。皮肤衰老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毛发变白、变细、皱纹的

2021-10-31

自然·医学》:逆转免疫治疗耐药有新招!科学家首次发现,TIL过继细胞疗法可有效逆转非小对PD-1抑制剂的耐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疗法虽然已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无法获益。与此同时,ICB联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例如联合铂类化疗时,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2个月内出现肿瘤进展。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NSCLC是免疫学上的“冷”肿瘤,缺乏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这可能会造成对ICB的原发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