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质?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条件限制,弥补了我国农业的最大短板,同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呢?众所周
科学家用恒河猴的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分化出功能性精子细胞
近日,有报道称,20世纪70年代男性平均每毫升精液有9900万个精子,到了2011年,这一数量降至4700万个,降幅高达53%。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环境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教授Shanna Swan因此预测,照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45年时,男性或将“绝精”。这一说法是否耸人听闻我们还无法下结论,但男性不育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世界至少15%的夫妇受
Nature重磅:克服细菌耐药问题,一种新型合成抗生素或将成为耐药菌“克星”!
如今,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呼吁社会各界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克服细菌耐药也成为了科学家们需要攻克的难题。五十年来,寻找与研发抗生素一直依赖于天然产物的半合成化学修饰,但是这种方法如今已经无法应对快速演变的细菌耐药威胁,而全合成化学修饰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将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难点。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与
Genes & Devel:科学家识别出了驱动人类胚胎干细胞行为的核心遗传网络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利用全基因组遗传筛查技术,在hESCs中过表达并失活了数以万计的基因,结果他们发现了一种能同时控制细胞多能性和细胞凋亡准备状态的关键网络,从而就能帮助确保胚胎发育的最佳条件;相关研究结果或能为癌症遗传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并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我国科学家实现对乙酰氨基酚生物合成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研究团队在《Metabolic Engineering》杂志发表题为“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artificial pathway for biosynthesis of acetaminophen in Escherichia coli”的研究论文,该团队通过设计和构
EMBO :利用单细胞测序解析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
脊髓是外周系统与大脑间信号传递的桥梁。脊髓背角介导着外周感受信号,而腹侧对于运动功能的执行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低级反射的中枢。作为一种高度有序的中枢组织,脊髓由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有序发育形成。虽然脊髓的发育在啮齿类动物中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对人类脊髓发育过程了解较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长期从事脊髓损伤
J Extracell Vesicles:小细胞外囊泡来源的miR-574-5p通过TLR /调控肺癌中PGE的生物合成
细胞间通讯在肺癌(LC)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细胞外小泡(sEV)。SEV通过将细胞货物运输到靶细胞引发各种生物反应。sEV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microrna (miRs),其转运最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研发抑制透明质酸合成的特效药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截至2021年9月28日,已在全球感染超2.3亿人,死亡超472万。变异毒株的不断涌现使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成为大概率事件,寻找应对新冠病毒的防治策略已成为全球科学家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数款预防新冠的疫苗获批上市,但治疗新冠肺炎依然缺乏特效药。因此,探索不同病毒株共同的致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深圳市
我国科学家揭示托品烷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关键机制
以托品烷生物碱(莨菪碱)为药效基础的植物曼陀罗和颠茄,在全世界有近两千年药用历史。目前,莨菪碱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镇痛、麻醉、止痉挛等,具有较大市场。然而,其生物合成机制被相关科学家列为未被解决的科学问题。“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基于植物底盘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近期取得重要进展。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团队报道了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