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search:研究阐释人类端粒DNA合成关键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教授雷鸣、武健团队等合作,在人类端粒DNA合成关键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复合体,用于保护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完整性。端粒的DNA会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逐渐缩短,一旦染色体末端端粒D

2021-12-02

利用拉曼光谱可准确预测胚胎成囊率

 来自中信湘雅医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拉曼光谱和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能够检测 D3 胚胎培养基,并预测 D3 卵裂期胚胎到囊胚期的发育潜力。总体准确率达到 73.53%,整体精度接近到 74%,敏感性为 77.78%,特异性为 72%;预测交付的总体准确性为 80.5%,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80%。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

2021-11-26

Nature Immunology: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的机制

   错误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过量产生是致病的关键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与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能够调节TNF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该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Mitochondrial aspartate r

2021-12-09

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产生易于使用的水下粘合剂

   一些海洋生物会分泌粘附蛋白,使其能够粘附在海水下的不同表面。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水下粘附特性激发了数十年的研究,以创造用于水下修复或生物组织修复的仿生胶。然而,现有的胶水通常没有理想的粘附力,难以在水下使用,或者对于医疗应用不具有生物相容性。现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2021-12-02

Sox6的表达区分了黑质背侧和腹侧偏倚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胚胎起源

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SNc)腹侧层多巴胺(DA)神经元明显退化,背侧层多巴胺(DA)神经元相对完好。定义每个SNc层的分子、功能和发育特征对于理解它们不同的易感性至关重要。

2021-12-06

Science:揭示铜绿假单胞菌合成荧假胞菌素C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揭示了铜绿假单胞菌如何利用铜来制造一种名为荧假胞菌素C(fluopsin C)的抗生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

2021-11-24

胚胎红细胞生成和衰老与铁死亡有关

铁死亡是一种调控的细胞坏死形式,是铁(II)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的结果。虽然铁死亡与癌细胞死亡、神经退行性变和再灌注损伤有关,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方法,迄今为止铁死亡的生理作用尚未阐明。

2021-11-18

Science:我国科学家解析小RNA的生物合成机制

  小RNA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基因调控分子,在生长发育、基因沉默、抵御病毒等动植物的各类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RNA的生物合成中,Dicer家族核酸内切酶选择性识别小RNA前体,切割RNA至特定长度,并选择性地将一条链递呈给下游AGO蛋白从而介导下游基因沉默。Dicer如何起到“分子尺”和“分子刀”的功能,切割小RNA前体生成特

2021-11-15

MK2通过b-TrCP泛素连接酶促进Tfcp2l1降解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

Tfcp2l1可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自我更新。然而,Tfcp2l1蛋白稳定性是如何调控的尚不清楚。

2021-11-26

胎盘滋养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croRNA-1290通过靶向LHX6促进子宫内膜与胚胎之间的相互作用

母体子宫和胚胎之间的信息交流对成功怀孕至关重要。外泌体,细胞外囊泡的亚型,包括许多生物活性因子,调节怀孕早期阶段,特别是在胚胎着床期间。然而,来自胎盘滋养细胞的外泌体microRNAs (miRNAs)调节胚胎着床的机制仍不清楚。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