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以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Michael R. DeBaun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发现了镰状红细胞型贫血患儿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危险因素。其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血液病》(Blood)杂志上。 在完全调整的多元模型中,3个危险因素对增加发生脑梗死有显着性作用,分别是:低血红蛋白浓度,高收缩压,男性。 在仅有上述3个因素的简化模型中,它们仍然均有作用。
Am J Cardiol:自然灾害的长期压力增加心血管危险因素
12月8日,一项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的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后的长期压力可能对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影响。 为了检测卡特里娜飓风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的长期升高并研究持续的促成因素,美国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观察性研究,入选美国杜兰大学医院病案纪录中在卡特里娜飓风2年前和3年后入住的患者。比较了卡特里娜之前和之后组的预设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
Heart:美发现心衰危险分层的新生物标志物
12月22日,美国研究者在Heart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Serial measurements of midregion proANP and copeptin in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cremental prognostic value of novel biomarkers in heart failure "表明...
Circulation:提高男性心肺适应性可减少死亡危险
12月6日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 2011;124:2486-2490)杂志上的美国一项有氧运动中心纵向研究显示,保持或改善适应性与男性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较低有关。预防与年龄相关的适应性减低对于长寿很重要,这与体质指数(BMI)无关。 研究者在至少2次医学体检中评价了14356名平均年龄为44岁的男性适应性改变和BMI独立及联合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几种受欢迎的常见早餐吃法危险
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早餐一定要吃,但同时也要注意该怎么吃,不该怎么吃。不恰当的早餐饮食习惯,同样会损害你的健康,带走你的快乐。有几种相当受欢迎的常见早餐吃法,您要记住:不能这样吃!吃法一:“回味早餐”早餐内容:剩饭菜,或剩饭菜炒饭、剩饭菜煮面条等等受欢迎原因:不少家庭的“妈妈”都会在做晚饭时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和家人做炒饭,或者把剩下的饭菜热一下。
最危险美味食物 你敢吃吗
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胃而引起不适。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胃而引起不适。
下嘴前必须处理的10种危险食物!(组图)
导语:当人们说到“危险的食物”时,想到的多是野外的毒蘑菇和河豚鱼,但每年在因食物中毒而接受治疗的7600万美国人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了有问题的水果蔬菜、烤鸡或沙拉。这些都是在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只是由于处理不当而让人“中毒”。美国MSN新闻网站日前载文,报道了下面这10种食物存在危险因素,在大口享用前一定要妥善处理。1.豆芽“如果豆芽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大问题,所以它应该排在危险食物榜的第一位。
Arthrit Care Res:体重指数或是纤维肌痛一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大约有5%的美国人患有纤维肌痛症状。纤维肌痛患者人数在肥胖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但肥胖与纤维肌痛症状之间的因果仍不是很明确。 近日,梅奥诊所的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体重指数或许能成为纤维肌痛症状的一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rthrit Care Res杂志上。
Eur Heart J:缺乏锻炼是心脏病发作的普遍危险因素
1月11日,Euro Heart J杂志在线刊登的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wnership of goods promoting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ults of the INTERHEART study"再次证实,缺乏锻炼是一个普遍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Science:研究发现眼泪中的溶菌酶如何消灭危险细菌
在我们的泪珠中有一种对抗疾病的蛋白,现在这种蛋白已经被栓在一个微小的晶体管中,这使得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家能够发现它究竟是如何消灭危险的细菌.这项研究可能被证明是那些旨在最早阶段对癌症和其他疾病进行诊断等长期工作中的关键. 自从一个世纪前诺贝尔奖得主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人类的眼泪中含有一种被称为溶菌酶的防腐蛋白质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揭开这个奥秘,即溶菌酶是如何不屈不挠的消灭比它们大的多得多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