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科研人员建立基于表观遗传异质性的肺腺癌病人分型模型
近期,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孙艺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邵振和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季红斌、孟飞龙等的合作研究成果——A systematic dissection of the epigenomic heterogeneity of lung adenocarci
研究人员发现雌马酚抗抑郁活性并揭示作用机制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抑郁患者已超过3.5亿,抑郁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负担疾病。然目前临床上的抗抑郁药物大都存在起效缓慢、副作用大、一旦停止服用易反复等缺点,因此寻求天然安全、具备抗抑郁活性的食品功能因子并对其开发利用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干预显得尤为重
科研人员发现新冠免疫原特异的B细胞新亚群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6亿人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超过340万死亡,严重危害全球公众健康。体液免疫应答抗是抵抗新冠病毒感染主力军之一,探究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体液免疫的应答机制,特别是新冠病毒特异的B细胞免疫应答情况,对新冠疫苗的设计以及相关治疗性抗体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特异B细胞的免疫应答了解非常有限。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陈耀庆
研究人员首次实现稳定编辑工业大麻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利用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法,对工业大麻基因进行编辑并成功获得阳性植株,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工业大麻基因稳定编辑,也是工业大麻分子育种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学(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工业大麻是指四氢大麻酚(THC)小于0.3%的大麻品种,其花叶中的大麻二酚(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草科广泛存在自然发生的转基因现象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独立研究员Luke Dunning在《对话》网站发表文章,介绍其研究组在草中发现广泛存在侧向基因转移,表明自然界本来就在发生转基因。据发表在《新植物学家》上的论文,横向基因转移(LGT)发生在广泛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在一些植物中已经报道了功能性核基因的LGT,但是需要系统的研究来评估LGT的频率和
科研人员发现内质网塑形蛋白ATL2/3调控自噬起始位点的形成
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课题组题为Atlastin 2/3 regulate ER targeting of the ULK1 complex to initiate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TL2/3和参与自噬起始的ULK1复合体直接相
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成功克隆了大豆遗传育种界寻觅50年的雄性不育基因MS1。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据作科所孙石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花器官小,人工杂交困难、效率低,不同
研究人员绘制燕麦基因组草图并解析燕麦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EMPS)、中科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韩斌研究团队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JIC)Anne Osbourn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了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二倍体燕麦Avena strigosa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绘制,并完整地解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rice by editing the promoter of susceptibility gene OsSULRT3;6”的研究简报。该研究利
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负责衰老过程的基因
据以色列耶邮报信息,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近日宣布,该校科学家发起的衰老基因识别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Deborah Toiber博士发表在《衰老Aging》学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显示,相比健康的衰老过程,病理性的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称,部分受损的基因可以通过限制卡路里等干预措施来逆转,通过逆转某些基因损伤,可以使人健康地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