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测人类行为的机器人面世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8日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个人机器人实验室开发出一款机器人,能学习预测人类行为,以便进一步在人类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更准确地说,是滚过来伸出援助之爪。 要理解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倒啤酒,或知道在什么时候帮忙打开冰箱的门,这对机器人来说还很困难,因为估计位置面临着许多变化因素。但现在,康奈尔大学研究小组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ACS Appl Mat & Inter:首个模仿了水黾的跳跃能力的机器人
从生物身上得到灵感的首个不仅能够像水黾一样在水上行走、而且能够像真正的水黾那样连续上下跳跃的微机器人如今成为了现实。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这种灵巧的微机器人,它可以用它的跳跃能力在执行侦察或其他任务时避开障碍物。
Biomim:跟踪气味信息的小型机器人面世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5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能跟踪气味信息的机器人。目前,他们用雄性蚕蛾带动一个小型的两轮机器车来追踪空气中雌蚕蛾释放的性信息素,以研究蚕蛾的神经与运动机制。下一步,他们将模仿雄性蚕蛾跟踪雌性气味的能力,给机器人装上高灵敏传感器,用来监控环境中泄露的污染物,追寻味源等。 研究人员介绍,选择雄蚕蛾来做机器车驾驶员,因为它们会跳一种“交配之舞”。
用于卒中的医院诊断的新型机器人获FDA批准
想像一下如下情节:为了确定你是否患有卒中,你只能被带入医院进行检查。如今,一切都变了,一台5英尺高、可远程遥控的机器人,悄悄滑行到你的身边,在它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脸,那是你的神经学家,会诊就这样开始了。 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潭,但世上首款医院用自动电视医疗机器人已经获得了美国FDA的510(k)批文。这些机器人正在投入使用。
加州大学研制六腿蟑螂机器人 时速9.72千米/图
这种微型机器人的六条腿能够以每秒15次的速度运动,使它达到2.7米每秒的速度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已经研发出一种微型的六腿机器人,这种名为Velociroach的机器人速度超过一只真正的蟑螂,能够达到每秒2.7米的速度(每小时9.72千米)。真正的蟑螂爬行速度通常高达每秒钟1.5米。 这个长度为10厘米的机器人主要是由硬纸板制造而成的,这就使它的重量很轻,大约只有30克。
Science:高度复杂的人造分子机器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模拟自然分子的制造过程,研发出了高度复杂的人造分子机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分子机器中最为先进的,可谓在实验室内掀起了一场微尺度的工业革命。相关科研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此项研究由该校化学学院的戴维·利教授所主导。他解释说,这种借助分子(链)来合成制造分子的机器开发方式就像汽车厂里的机械装配流水线。
美设计高仿生婴儿机器人 能扮鬼脸和皱眉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它不会像婴儿宝贝那样呕吐食物或者尿湿衣服,但是这款机器人宝宝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能够表达真实婴儿的面部表情。 美国最新研制婴儿机器人“迭戈-圣”能够表达各种表情,图左是困惑状表情,图中是高兴的表情,图右是哭泣的表情 在之前设计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重新组装了机器人的下颚,从而增强了它的情绪表达能力 这是一款高仿生机器人,被命名为“迭戈-圣(Diego-San)”...
Cell Reports:复合物Msh2-Msh3干扰冈崎片段加工来促进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扩增
2012年9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假设DNA复制错误会导致三核苷酸重复(trinucleotide repeat, TNR)序列扩增,特别是在DNA滞后链的复制过程中。如果滞后链能够成功复制的话,那么就需要对冈崎片段进行加工,并将它们连接到连续链(continuous strand)上。
迪斯尼研发将人脸克隆到机器人头部新技术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迪斯尼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技术,能够在机器人头部精确的再现人脸。迪斯尼位于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称,这个突破性进展能够催生数字动画电子人物的新时代,它们将比现在主题公园里展示的人物更逼真。 “我们提出了为动画人物设计、模拟和制造人造皮肤的完整过程,该人物能够精确地模仿给定主题和表情时的面部表现。
Science:揭示DNA转录分子机器的3D立体结构
2012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转录起始复合物的3D立体结构,转录起始复合物是细胞中阅读遗传物质DNA的中间体形式。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