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信达生物两个单克隆抗体同时获临床批件

  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该公司开发的注射用重组全人源抗OX40单克隆抗体(研发代号IBI101)和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研发代号IBI307)同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信达生物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有9个研发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IBI101是目前第一个在中国批准用于临床试验的OX40单克隆抗体。作为抗肿瘤免疫治

2018-08-02

诺华"购买"全球首个公开的抗IL-17C单克隆抗体药物

7月19日,生物制药公司MorphoSys、Galapagos共同表示,两公司已与诺华制药就项目MOR106的开发及商业化达成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MOR106是一种针对靶标IL-17C的研究性、全人源化的IgG 1单克隆抗体,由前两家公司合作产生发现的。根据协议条款,相关方将合作扩大MOR106在特应性皮炎(AtD)领域的现有开发计划。诺华公司将完全拥有本次签署协议所产生的任何产品商业化的全部

2018-07-21

桂林三金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件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日趋升高,而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所必须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调节因子。美国 Genetech 公司首先开发出以 VEGF 为靶点的抗肿瘤单抗药物 Avastin,其通过抑制 VEGF 与其位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阻断酪氨酸位点磷酸化和下游信号

2018-07-09

Science:鱼类的体重并不与它们的繁殖力成线性关系

2018年5月15日/生物谷BIOON/---钓鱼者捕获一条大鱼或两条较小的鱼---每条小鱼是大鱼重量的一半---有什么区别吗?专家们认为大鱼和小鱼投入相同比例的能量来产生鱼卵。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巴拿马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较大的雌性鱼在产生的鱼卵数量和每个鱼卵的大小上投入过多的能量。因此捕获一条较大的鱼要比捕获多条较小的鱼对鱼类群体产生更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

2018-05-15

Open Biol:癌细胞如何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下生长繁殖

2018年5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研究领域的其中一个秘密就是肿瘤细胞如何在血液和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存活并且生长,近日,来自弗林德斯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系统性地绘制了相关的核心基因图谱和生物学图谱来解释癌细胞如何在营养压力状况下得以生存并繁殖,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Open Biology上。图片来源:Flinders University文章中,研究人员提出了

2018-05-07

抗寨卡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获进展

  寨卡病毒是以埃及伊蚊等为媒介传播的黄热病毒,也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感染导致新生儿小颅畸形症以及格林-巴利综合症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受到了国际上的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寨卡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目前,临床上仍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正式上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执恒、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

2018-05-09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负责埃博拉病毒繁殖的酶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负责埃博拉病毒繁殖的酶,这将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不必在极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研究治疗埃博拉的潜在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年3月5日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杂志上。阿大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系的研究报告了一种活跃的重组埃博拉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表达、提纯方法和生化特性,它负责埃博拉病毒的繁殖。这将给全世

2018-04-10

复宏汉霖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启动III期临床

复星医药4月15日公告称,子公司复宏汉霖研发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HLX-04(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完成临床 I 期试验,并于近期启动 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 III 期试验。2015年12 月,HLX-04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治疗获CFDA(现SDA)临床试验批准;2016年5月,该新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治疗获CFDA临床试验批准。2017年12月,该新药用于湿性年龄

2018-04-16

PNAS:科学家阐明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关键蛋白进行繁殖的分子机制

2018年4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病毒有着非常有限的基因,因此其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来促进其复制繁殖,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许多病毒能在细胞中进行运输的特殊宿主蛋白,相关研究或为研究人员后期开发新型广谱的抗病毒疗法提供希望。图片来源:www.phys.org随着现代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在一

2018-04-07

揭示蛋白GDV1诱导疟原虫进入有性繁殖

2018年3月22日/生物谷BIOON/---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导致的。疟原虫在人类血液中无性繁殖,从而导致慢性感染和所有与这种破坏性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在每一轮繁殖过程中,一小部分疟原虫发育成非分裂的配子体(gametocyte),用于有性繁殖。配子体对蚊子具有传染性,因而促进疟疾传播给其他人。理解疟原虫如何控制它的配子体生产对促进开发能够阻止疟疾传播的治疗性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疟原虫如何激

201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