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及历年主题(至2011年)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Our Lives,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Women and AIDS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Sharing the Challenge 1992年:预防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大会召开 人类抗艾迎来重大转折点
“如今是我们首次能够宣布:我们正处在终结艾滋病疫情的开始阶段”,7月22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大会联合主席戴安娜·哈夫利尔在会前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这一信心来自于各种积极的数据和突破。
科学家表示艾滋病可能根治 尽早治疗是关键
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6日报道,科学家表示,如果尽早治疗,部分艾滋病患者不需用药就能控制艾滋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某些病人的艾滋病有机会根治。 ***尽早治疗是关键 本周早些时候,世界顶级艾滋病研究人员齐聚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院(Karolinska Institute),参加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治疗艾滋病:从发病机理到根除”。
国家卫计委: 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90%通过性途径传播
国家卫生计生委29日举行在线访谈,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主任、研究员吴尊友在访谈中表示,截至6月底,我国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90%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近9%是通过吸毒传播。 “目前,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仍是最大的威胁,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70%、同性传播占20%。”据吴尊友介绍,过去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经历了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已有约23万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实验室黑猩猩被囚30年重获自由
接种艾滋病毒和肝炎病毒的实验室黑猩猩在30年里首次看到阳光时,它们激动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德国电视台最近播放了一段画面,展示了一群被关在笼子里进行医学实验的黑猩猩走出“牢笼”的情景,这是他们在被接种艾滋病毒和肝炎病毒的实验室囚禁30年后首次看到阳光。画面显示,它们在在踏出房门时激动的相互拥抱在一起,面带微笑。 为能帮助这些黑猩猩从圈养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关人士进行了持续14年的抗争。
临床试验显示一种抗艾滋病药可防治宫颈癌
新华网内罗毕3月6日电(记者吕天然)一项在肯尼亚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治疗艾滋病的常用药物洛匹那韦对于人乳头瘤病毒(HPV)导致的宫颈病变具有良好疗效,能够防止其发展成宫颈癌。 此间媒体近日报道说,
研究发现一种基因可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一种基因可帮助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扩散。研究人员认为,未来有望据此研发出新的、副作用更小的艾滋病疗法。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可引发艾滋病的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引入两个不同的人体细胞系中,其中一个细胞系中的MX2基因表达被“开启”,即基因可充分发挥作用,而对照组中这一基因表达被“关闭”。
生长在西伯利亚的神奇蘑菇有望治疗艾滋病
俄罗斯科学家表示,生长在西伯利亚的桦褐孔菌蘑菇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新型药物 科学家认为,桦褐孔菌蘑菇对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天花和艾滋病十分有效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俄罗斯科学家称,生长在西伯利亚的一种蘑菇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生长在桦树上的桦褐孔菌蘑菇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有望用于进一步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