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鉴别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诱导子
2020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促进子;氧化性应激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能与细胞膜上的脂肪酸产生反应产生较高反应活性的脂肪醛,其能够修饰蛋白质并促进细胞或组织损伤。图片来源:C
Nat Metab:高蛋白饮食有可能导致动脉栓塞
高蛋白饮食可以帮助人们减轻体重并增强肌肉,但是一项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这种饮食方法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它会导致动脉中更多的斑块形成。此外,新研究还表明,高蛋白饮食会刺激斑块稳定性下降,容易破裂并引起动脉阻塞。最终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干细胞参与动脉修复
2019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高栋研究组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张力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 在线发表题为 Arterial Sca1+ vascular stem cells generate de novo smooth muscle for arter
平安医保科技及旗下健康(检测)中心摘得动脉网“2019未来医疗100强”多项大奖
12月20日,动脉网“2019未来医疗100强”论坛在京盛大启幕,现场发布了“2019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医保科技”)继2018年荣膺“2018未来医疗100强中国医疗榜TOP 100榜首”后,再度荣膺“2019未来医疗100强-中国数字医疗榜”榜首,并摘得“年度创新企业”大奖;旗下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荣获细分
美国FDA批准Exservan(利鲁唑口腔膜剂),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2019年11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Aquestive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业制药公司,致力于运用创新技术开发差异化产品为患者解决治疗挑战。该公司正在推进一条后期专利产品管线,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为侵入性的标准护理疗法提供替代方案。此外,该公司还与其他药企合作,利用其专有的、同类最佳的技术(如PharmFilm技术)将新分子推向市场。近日,该公司宣布,其开发的利
我国科学家全球首创脊柱侧弯大规模人工智能筛查系统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由于脊柱侧弯使脊柱两侧的受力位置发生改变,时间久了患者容易出现腰背痛;而且侧弯的脊柱会改变胸廓的形状,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脊柱侧弯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常在青春发育前期发病,在整个青春发育期快速进展,成年期则缓慢进展,有时则停止进展。由于多数脊柱侧凸的病因好坏不明,患者有时还
Science子刊:血小板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中的SOCS3表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2019年11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的炎性效应特性日益得到认可。血小板活化会促进炎症,并且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现巨噬细胞-血小板聚集体。作为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代表了动脉壁脂质沉积与非消散性炎症(unresolved inflammation)之间的相互作用。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
科学家发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
近日,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动脉硬化和斑块生长的未知因素,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心脏病。研究人员说,他们的发现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可以阻止和逆转斑块的积聚和疾病进展。目前对斑块和动脉硬化(即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可以减缓病情但不能改善这种疾病。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血管持续发炎造成的。为了解导致这种
不罕见的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药物现状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当前临床上较难治愈的一类慢性心血管疾病,全球约有1%的人口受到PH的困扰,而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甚至高达5%~10%。PH的病因复杂,临床诊断也没有明确的生物标志物、手术和介入疗法对少数特定类型的PH有效。当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舒张血管的药物,但是这种方法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且治疗效果差;另外临床上可
肥胖人群患心脏病风险更高 科学家揭示肥胖损伤机体动脉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Adipose tissue–derived WNT5A regulates vascular redox signaling in obesity via USP17/RAC1-mediated activation of NADPH oxidas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