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导致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关键分子机制
2013年10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最近,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破译了导致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一个关键分子机制,指出了未来可以让食源性毒物不能进入血液的治疗方式。 研究领导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副教授Rongsheng Jin等人创建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的复杂蛋白复合物三维晶体模型。该复合物能结合到小肠内衬部位中,并允许毒素进入血液。
宿主产生细菌毒素样蛋白清除微生物感染
天然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抵御和清除病原微生物侵害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人们对宿主激发和调节迅速而可控的天然免疫响应的生物策略和分子途径并不完全了解。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依赖其毒力因子,其中
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获批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据报道,欧盟已经批准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用于治疗遭受尿失禁痛苦的患者,而其制造商表示,预计在今年年底在美国获批。 保妥适由设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Allergan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其广泛用于去除皱纹。Allergan公司称,该药的年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 尽管保妥适一般用于美容,但它也被批准用于治疗偏头痛、颈部和眼外肌问题、过度出汗和上肢痉挛。
发现宿主产生细菌毒素样蛋白清除微生物感染
天然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抵御和清除病原微生物侵害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人们对宿主激发和调节迅速而可控的天然免疫响应的生物策略和分子途径并不完全了解。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依赖其毒力因子,其中
PLoS One:赖仞等大胡蜂毒素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ew Allergens from the Venom of Vespa magnifica,”,文章中,研究者在大胡蜂毒素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研究取得重要的进展。 膜翅目昆虫的叮咬是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三大主要诱因之一。
Nat Rev Micro:T4噬菌体抵抗大肠杆菌毒素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Phage biology: T4 to TA, checkmate”,文章中,评论者针对近日的一项关于T4噬菌体的研究报告进行了相关精彩的评论。 噬菌体与其细菌猎物之间的进化相互作用可以被看做是一场“国际象棋比赛”,即每一方的进化都是为了抵消对手的最后一步。
J Biol Chem:研究者发现绿脓杆菌外毒素Y新的致病机制
2012年5月25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刊登了美国南亚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Y is a Promiscuous Cyclase that Increase Endothelial Tau Pho
质检总局:蒙牛等未新发现黄曲霉毒素M1超标
国家质检总局12月30日通报指出,自12月23日发布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以来,各地质检机构对包括蒙牛、长富、伊利、光明、三元、雀巢、完达山、君乐宝等企业生产的液体乳进行了检测,未新发现黄曲霉毒素M1超标问题。
乳品检出黄曲霉毒素 企业原料把关难辞其咎
消费者又被普及了一种化学物的知识。“黄曲霉毒素M1”作为致癌物,在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公告中,有知名企业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其超标。 “黄曲霉毒素M1”到底在哪一环节产生?为何企业自检没有检测出来?这一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认为,牛奶中出现黄曲霉素M1的原因是饲料中黄曲霉素含量过高。把发霉的谷物作为饲料,其中的黄曲霉素在24小时之后就能进入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