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契合人体生物钟的晚餐时间」研究表明:吃晚餐应在睡前四个小时,且晚餐后至少间隔2小时再睡觉,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和患癌风险
这两项研究结果不仅为晚餐时间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更是敲响了生物节律健康管理的警钟。它提醒我们,顺应自然的节奏,调整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血糖平衡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2024-06-02
研究表明:身高与死亡率的联系呈U型,男性身高174cm,女性身高158cm时全因死亡率最低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18-44岁男女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cm和158cm,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2cm和0.8cm。
2024-05-27
最新研究显示,年轻时加的班,会导致将来健康状况恶化
该研究显示,每周工作时长≥55小时的打工人,在65岁退休前感染心血管疾病甚至因此死亡的风险程度更高,患上糖尿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受损或患病的风险也更大。
2024-04-09
中疾控重磅研究:微胖腰细的人最长寿,BMI在28左右时,死亡风险最低
对于高龄(≥80岁)人群,在一定程度上,BMI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腰围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BMI在28.0 kg/m2左右时,死亡风险可能最低。
2024-05-04
Cancer Cell:卞修武/时雨/平轶芳团队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新亚型,并揭示其在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
研究结果为弥漫性胶质瘤中Mo-TAM的多样性提供了新见解,并阐明了靶向缺氧-TAM的潜在疗法,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
2024-04-26
长达7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70后比30后脑容量增加近7%,脑皮层面积增加近15%
更大的大脑可能反应了大脑发育和健康水平的提升,这为阿尔茨海默病等年龄相关疾病带来的缓冲,或许可以降低生命晚年时疾病的影响。
2024-04-16
Circ Res | 广州医科大学邓伟豪/张媛等团队合作揭示血管平滑肌细胞ATF3时空性驱动腹主动脉瘤形成新机制
ATF3(活化转录因子3)是ATF/CREB (cAMP-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最初作为适应性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
2024-05-06
清华大学研究发现,7小时睡眠最延寿,睡多睡少都加速衰老
结果表明,过长过短的睡眠时间都可能加速表型年龄,运动水平显著调节睡眠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对于睡眠时间较长的人来说,持续进行定期运动会带来益处,而睡眠时间较短且运动量大的人,则表现出表型年龄较高的趋势。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