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工智能助失语瘫痪者重新“开口”

17日刊登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的报道《人工智能助失语瘫痪者重新开口》。摘要如下:2003年,一名20岁的男子在车祸后发生了严重的中风。这使他陷入瘫痪,只剩下眼睛可以活动,还有头部的极轻微活动。声道的肌肉瘫痪也使他无法开口讲话。18年后科学家宣布,在植入电极组以及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名男子恢复了部分说话能力。在长达3小时的手术中,科学家打开了这名男子的颅骨

2021-07-18

Chem Sci:利用人工甜味剂递送一氧化碳,可阻止器官损伤

2021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乔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的Binghe W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口服的前体药物(prodrug),它可以提供一氧化碳以防止急性肾损伤。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dapting decarbonylation chemistry for the

2021-07-26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发布最完整的预测人类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2021年7月22日,DeepMind宣布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合作,为人类蛋白质组的预测蛋白质结构模型建立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精确的数据库。这将涵盖人类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约20000种蛋白质,并且这些数据将免费向科学界公开提供。该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系统为结构生物学家提供了探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强大的新工

2021-07-24

Hepatology:SLU7可防止氧化应激保护肝脏分化,保护肝脏免受损伤

肝细胞去分化正在成为肝病进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成熟肝细胞特性的保持依赖于一系列关键基因,特别是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hnf4α),但也有像slu7这样的剪接因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变得失调,以及它们在导致肝病方面的损害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从机制上讲,作者证明了SLU7通过其保护肝脏免受氧化应激的能力,在保持HNF4HNF4HNF4=

2021-07-06

人工智能为中医药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日,“中医四诊仪首次进驻太空”冲上新闻热搜。中医四诊仪首次应用在空间站任务中,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为航天员身体护航。中医四诊仪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进行整合,进而对健康状态进行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疗效评估、慢病管理等覆盖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各层面的技术服务。

2021-07-13

中国科学院医学光学专家王贻坤研究员,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公司NyquistData深度对话

 2021年 7月 20日,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公司 Nyquist Data奈数科技的创始人 MichelleWu, 武丹女士,特邀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中心副主任王贻坤博士,进行深入的访谈与对话。王贻坤博士,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 STS重点项目等项

2021-07-21

Science:利用新型人工智能软件工具RoseTTAFold仅需10分钟就可准确地计算出蛋白质三维结构

2021年7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自从DeepMind在2020年的“结构预测关键评估(Critical Assessment of Structure Prediction)”(CASP14)会议上展示了该领域的显著进展以来,科学家们已经等待了数月,以获得高度准确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机会。现在等待已经结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多个研究机构

2021-07-17

治疗NASH人体试验中期结果积极:首次降低肝脏关键蛋白水平

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在EASL国际肝脏大会上公布了AROHSD1001的积极中期结果。 AROHSD1001(NCT04202354)是一项I/II期单剂量和多剂量递增研究,目的是在正常健康志愿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或NASH疑似患者中评估RNA干扰(RNAi)疗法ARO-HSD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

2021-07-04

Nat Commun:表观遗传学代码重塑的染色质状态或能赋予小鼠肝脏一定的再生潜能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推测,对肝脏再生至关重要的基因表达的高度控制模式是由静止的肝脏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代码所编码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Chromatin states shaped by an epigenetic code confer regenerative

2021-07-10

Front Cardiovasc Med:新型人工智能工具或能通过测定机体心脏周围的脂肪水平来预测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周脂肪(PAT,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或许是机体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型的风险标志物,然而由于缺乏快速的无辐射PAT定量方法,因此目前科学家们无法开展对大样本的检查。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上题为“Auto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