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确定了癌症中的21种拷贝数标记

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AI)研究并分类了癌症起始和生长时基因组---细胞的完整遗传密码---中DNA变化的大小和规模。

2022-06-18

Science: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预测分析人类核孔复合体

这项新的研究体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预测如何加速阐明原子分辨率下的亚细胞结构。

2022-06-13

南洋理工陈晓东、山东大学刘亚庆ACS Nano | 光调制人工神经通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和山东大学刘亚庆教授在ACS Nano上发表了具备学习能力的光调制人工神经通路的研究。

2022-06-07

香港科大利用人工智能平台预测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患者常在晚期才被确诊。

2022-05-13

《自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有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更多新型抗生素

王军和陈义华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方法,以探索复杂的元基因组信息作为新型肽类抗生素的来源。

2022-05-13

Science子刊:利用细菌生物被膜开发可持续性半人工光合体系

未来通过进一步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通路,可以实现高附加值经济化学分子的生成。

2022-05-09

PNAS:揭示小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元产生突触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Linda Van Aelst教授及其同事们发现在小鼠中,小胶质细胞也帮助神经元生长出对认知功能至关重要的突触。

2022-03-12

Science:揭示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在突触可塑性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了测试ICR是否参与经验依赖的可塑性,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海马体CA1区的锥体神经元(pyramidal neurons of hippocampal area CA1, CA1PN)。CA1PN接受来自多个传入回路的兴奋性输入,携带着关于动物环境的互补信息流,这些信息流冲击着CA1PN树突棘的不同区段。

2022-03-20

Nat Commun: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系统结合来识别隐藏的帕金森疾病特征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能帮助发现疾病细胞特征的新平台,其或能将研究患者细胞的机器人系统与进行成像分析的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利用这种自动化的细胞培养平台,研究人员通过创建并分析来自91名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的超过100万个皮肤细胞图像,成功识别出了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细胞标志。

2022-03-31

JAMA Cardiology:科学家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左心室肥厚检查方法

左心室肥厚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心肌改变,左心室肥厚可以是对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自然反应,也可能会是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病理反应,不过更可能由增加心脏后负荷或心肌疾病引起的。目前常规的心脏检查方式存在对心肌肥厚的认识不足、测量误差以及难以区分病因(如肥厚性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等)等缺点,因此早期发现并且明确左心室肥厚病因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来自美国洛杉

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