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基因组编辑系统,有望加快杂交育种的长期瓶颈
这项研究标志着农业新纪元的开启:通过对植物和机器的协同设计,科学家正在为更快、更便宜、更可持续的作物育种铺平道路——这对日益增长的全球粮食系统韧性需求至关重要。
2025-08-26
Front Nutri:人工含糖饮料和含糖饮料的大量摄入或与机体慢性肾病发生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量摄入人工含糖饮料和含糖饮料或与机体慢性肾病发生存在正向关联,而适度摄入天然果汁则与机体慢性肾病风险之间存在负向关联。
2025-01-20
改写生命密码!iScience:工程病毒样颗粒在类器官中“出手”,成功将囊性纤维化关键突变G542X转为G542R
研究利用工程病毒样颗粒递送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在患者来源的肠道类器官中,将囊性纤维化致病突变G542X编辑为G542R,恢复了部分CFTR功能,为该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025-04-17
多篇重要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人类疾病的研究和诊疗!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改善人类疾病的诊疗及研究,分享给大家!
2025-02-27
科学家首次发现,“生命8要素”累计得分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密切相关
这个研究首次表明,18-45岁之间的累积LE8得分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密切相关,累积LE8得分越高,45岁之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全因死亡风险也越低。
2025-05-20
:开发普适性仿骨基质,实现编织骨类器官体外构建及全生命周期解析
本研究聚焦于骨类器官构建的关键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仿骨基质的骨类器官构建策略,不仅为骨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扩展的类器官平台,也为骨组织再生开辟了全新的研究路径。
2025-03-27
UCSD团队发现,生命早期接触大肠杆菌素的致突变细菌可能导致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
这项突变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某些突变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年龄群体中的流行率差异,强调了大肠杆菌微生物群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可能作为早期致突变因子的潜在作用。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