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传感器技术如何改善人类疾病的诊疗?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试图利用传感器技术来改善人类疾病的诊疗,那么在该领域科学家们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Biotechnol:重磅!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微型传感器 或有望加速癌症的诊断doi:10.1038/nbt.4316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雪城大学的科学
裕策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巩固肿瘤免疫诊疗领先地位
2018年12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内肿瘤精准免疫诊疗公司“裕策生物”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据悉,本轮投资由IDG资本领投,所募得资金将帮助裕策生物巩固在抗PD-1/PD-L1药物的肿瘤免疫诊断领导者地位,扩大临床与药企合作,同时快速推进高质量新生抗原(neoantigen)检测和验证服务,为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off the shelf”的高质量新生抗原靶点。自成立以来,
在没有疫苗的时代,中医是如何免疫的?
疫苗是一种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那么在过去没有现代医学,只有古老的中医的年代,是如何免疫的呢?中医如何免疫疫苗是一种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1796年 (清仁宗嘉庆元年 )英国人简纳(E.Jenner)在人痘接种基础上发明了牛痘接种术,也标志着历史上第一剂疫苗发明了。那么
国医大师刘嘉湘:诺奖垂青免疫疗法 佐证中医“扶正治癌”
今年颁布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肿瘤免疫治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手术、放疗、化疗为“肿瘤三板斧”的治疗时代已过去,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综合治疗新阶段。昨天在沪开幕的2018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创科主任、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谈到,诺奖佐证了中医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西医现在讲提高自身免疫来应对肿瘤,这条路中医已经走了几十年
优选生物标志物检测 护航儿科急重症诊疗
日前,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厦门圆满举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春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朱晓东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覃丽君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妮教授出席“生物标志物儿科临床应用”罗氏诊断卫星会,同来自儿科、急诊、ICU、心内科等多领域专家就生物标志物在儿科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刘春峰教授担任研讨会主席并在会上指出:“
对话检验与临床:科学应用,合理解读 ——血清标志物优化甲状腺疾病临床诊疗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2018 NCCLab)”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林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陆汉魁教授从临床结合检验的角度,围绕甲状腺血清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解读,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林勇教授指出:“甲状腺疾病是一种相对简单而又
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发布《罗马宣言》
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18日在意大利罗马闭幕。本次大会发布了《罗马宣言》,并确立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中医药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在大会闭幕式上介绍说,这份宣言号召全世界中医药人勇于担当,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更高水平的发展,造福人类。本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第六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颁奖仪式。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及中国科学院上
MD高内涵成像中医药研发方法开发平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2018年11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美谷分子高内涵成像中医药研发方法开发平台揭牌仪式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隆重举行。此平台的建立旨在为中医药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大学大型仪器共享、整个张江地区药物研发项目的一个标志。揭牌仪式嘉宾合影杨扬 博士 致辞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立的第一批中医药大学,目前被纳入高水平大学中,杨扬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医药这个传统的学科来说我们
可穿戴感应系统在中医脉诊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推进了移动医疗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现有的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理信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林立伟课题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董瑛课题组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钟俊文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柔性压电驻极体传感系统,可以精确采集人体桡动脉处不同压力下(浮、中、沉)与不同位置处(寸、关、尺)的脉搏波形,用于健
中国首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社区指导原则》在沪发布
随着年龄增长,最怕骨头出问题导致“动不了”影响生活质量,去医院看病又怕耽误时间。新医改下,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落地,这些问题将得到显著缓解。2018年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来临之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在上海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社区指导原则》(以下简称社区指导原则),参与编纂的多位权威专家到场并解读社区指导原则的亮点和重要意义,本次新闻发布得到默沙东的支持。 发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