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发现lncRNA HULC调节苯丙氨酸代谢,HULC模拟物有望治疗苯丙酮尿症

2021年8月6日讯/生物谷BIOON/---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及其较温和的变体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 HPA)是遗传性代谢疾病,其特点是无法将氨基酸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这些疾病在婴儿中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其中的大多数婴儿的PAH基因发生了突变。未经治疗的PKU可导致大脑损

2021-08-06

Hepatology:红景天苷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正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红景天苷(p-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和抗癌活性。然而,红景天苷对NASH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92604/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021-07-28

BJP: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激酶2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帕金森氏病(PD)的治疗方法是基于减轻症状但不能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的治疗。因此,需要替代策略。一种有希望的方法是使用分子来降低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LRRK2)的功能。LRRK2的功能获得突变在家族性帕金森病病例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据报道,LRRK2激酶活性在特发性帕金森病中显著升高。在这里,作者描述了寻找治疗有效的LRRK2抑制剂的进展,总结了从体外

2021-06-29

研究发现精氨酸甲基化在RNA剪接和翻译全局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7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泽峰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A systematic survey of PRMT interactomes reveals the key roles of arginine methylation in the global control of RNA

2021-07-16

组蛋白瓜氨酸化: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组蛋白作为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缠绕DNA的卷轴,在基因调控中起着核心作用。组蛋白受到各种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瓜氨酸化,这些都会影响基因转录。组蛋白瓜氨酸化是一种由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催化的转录后修饰,与人类癌症的发生有关。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强调了组蛋白瓜氨酸化在生理调节和肿瘤中的作用。此外,由于组蛋白瓜氨酸化涉及

2021-07-05

Plant Physiology:揭示酪蛋白激酶CK1s参与调控植物细胞分裂的新机制

 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真核生物中保守而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细胞分裂异常不但会导致器官发育异常,失控的细胞周期在动物中会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细胞分裂受多个因子/复合体的精确调控,其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及其抑制蛋白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细胞分裂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

2021-07-13

Galapagos公布口服盐诱导激酶2/3(SIK2/3)抑制剂GLPG3970三项患者研究顶线结果!

SIK是Galapagos发现的一个新的靶点类别,在炎症中发挥作用。

2021-07-18

国产激酶抑制剂进军国际市场!和黄医药索凡替尼在美欧进入审查,已在国内上市:治疗神经内分泌瘤!

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治疗胰腺和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2021-07-17

信达生物强效FGFR激酶抑制剂pemigatinib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pemigatinib(Pemazyre)是美国、日本、欧盟批准的第一个胆管癌靶向药物。

2021-07-11

长庚大学:博莱替尼通过抑制Src家族激酶磷酸化和活性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博莱替尼(Bletinib(3,3’-dihydroxy-2’,6’-bis(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是1983年首次从白头翁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联苄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有丝分裂活性。在本研究中,作者评价了博莱替尼对人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脂多糖(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