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胚期给养精氨酸促进鸡胚肠道发育的新途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单胃动物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了胚期给养精氨酸促进鸡胚肠道发育的新途径,为超早期营养调控家禽的肠道发育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营养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据团队首席武书庚研究员介绍,微生物的快速定植是肠道免疫程序化、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驱动因素。事实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蛋白激酶RIPK1对饥饿应激的代谢调控机制
饥饿应激在哺乳动物新生儿存活、肿瘤微环境及缺血再灌注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调控对于饥饿条件下细胞及机体维持能量稳态及存活非常关键。蛋白激酶RIPK1是细胞存活与死亡的重要调控因子。1998年,人们发现RIPK1缺失的小鼠会在出生后1-3天内死亡,但分子机制一直不明确。新生小鼠刚出生后,由于脱离了母体营养的供应,处于严重的饥饿状
MOL CANCER:揭秘AMPK(活化蛋白激酶)在Tregs中调节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机制
近期,Ram Hari Pokhrel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生成Treg特异性AMPKα1敲除小鼠来探讨AMPK在肿瘤Tregs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Treg细胞中AMPK的缺失是通过增加PD-1的表达促进了肿瘤的生长。该项研究结果表明,AMPK通过HMGCR/P38 MAPK/GSK3β信号轴调控PD-1的表达,抑制肿瘤进展。
丙酮酸激酶M2通过控制肌成纤维细胞的甘氨酸萎缩来调节纤维化的发展和进展
纤维化是一种胶原原纤维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胶原蛋白是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主要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蛋白,主要由(Gly- x - y)n个三联体重复体组成,Gly残基含量为30%。
癌细胞产生的IDO酶抑制抗癌免疫反应与癌症色氨酸代谢无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癌症会产生一种叫做IDO(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吲哚胺-2,3-加双氧酶1)的酶,它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但长期以来对这种机制如何运作的假设需要修正。
Mol Cancer:CircMYH9通过以p53依赖性方式调节丝氨酸代谢和氧化还原稳态来驱动结直肠癌生长
本文阐明了circMYH9的过表达通过以p53依赖性方式调节丝氨酸/甘氨酸代谢和氧化还原稳态促进CRC增殖,靶向circMYH9及其通路可能是治疗CRC的有效策略。
Nature:研究人员揭示谷氨酸受体GluK2的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课题组/张凯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教授石云课题组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Kainate receptor modulation by NETO2的论文。该研究首次解析了GluK2-NETO2复合物抑制剂结合的关闭状态以及激动剂结合的脱敏状态结构,并结合电生理功能实验验证,揭示了NET
科学家发现天冬氨酸含量可能会限制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再生过程中的功能
大多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都依赖于细胞自主合成的天冬氨酸。癌细胞增殖时,电子传递链会促进天冬氨酸合成。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天冬氨酸与正常干细胞的生长之间的关系。近期,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小鼠造血干细胞(HSC)完全依赖于细胞自主合成的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的合成随着HSC的激活而增加。该论文发表在《Cel
强生FGFR激酶抑制剂Balversa联合PD-1抑制剂cetrelimab:总缓解率达68%!
与Balversa单药治疗方案进行对比,Balversa+cetrelimab联合治疗总缓解率提高(68% vs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