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HYL1蛋白调控miRNA介导的翻译抑制过程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何玉科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HYL1 modulates miRNA-mediated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发现,HYL1蛋白除了介导microRNA (miRNA)的转录后调控,还调控miRNA靶基

2021-04-05

Gut:近100名学者分析95万人的数据揭开了痔疮的发病机制

  痔疮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无论是哪种,痔疮都在影响全球很大一部分人群。因此,也就有了“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这种难言之隐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影响生活质量。然而直到现在,痔疮的发病机制和潜在风险因素还难以捉摸。北京时间4月23日,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

2021-04-25

Science:利用RABID-seq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

2021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发育、组织修复和稳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反应失调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事实上,在多发性硬化症(MS)及其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

2021-04-24

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发现HYL1蛋白调控miRNA介导的翻译抑制过程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何玉科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HYL1 modulates miRNA-mediated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发现,HYL1蛋白除了介导microRNA (miRNA)的转录后调

2021-04-02

Biomicrofluidics:肺器官微芯片模型帮助研究免疫反应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数据,呼吸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COVID-19大流行格外凸显了这一事实。尽管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但仍有超过70%的病毒感染并无症状。

2021-03-25

研究通过脑影像分析实现定量计算个体发展、老化差异

生命发展过程是遗传基因与各类环境相互融合发展的结果。在人的发育、发展、衰退过程中,人脑始终伴随着脑结构修剪及功能持续重组。且不说不同家庭背景或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之间的比较,即使同样高学历的人群,其老化过程的个体差异也极其明显,包括运动、情绪、记忆等各种能力(图1)。例如,同样是70岁的群体,有的人还能够清晰地推导数学公式,有的人的逻辑、记忆等可能已经衰退了一大

2021-04-13

植物miRNA调控网络研究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在GPB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Hub MicroRNAs in an Integrate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of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本项研究主要构建解析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一个以miR

2021-03-10

罗氏推出Elecsys抗p53免疫分析产品:体外定量测定抗p53抗体!

这款免疫分析产品,可检测到抗p53抗体。p53是一种抑癌蛋白,而突变的p53可促进癌症发展。

2021-04-09

Neuron :分析大脑控制“愤怒”与“攻击”的开关

当人类受到挑衅、威胁时,愤怒的情绪往往油然而生,甚至会伴随一定的攻击行为;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物链条中,追捕和猎杀也时常上演……攻击行为是适者生存法则的核心策略,大部分动物都会演化出特定的神经环路来执行和控制攻击行为。那么大脑是如何管理愤怒情绪,并精确调控攻击行为呢?

2021-03-27

Immunity:单细胞染色质可读性图谱分析揭示调节性T细胞参与组织修复的分子机制

众所周知,组织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对于促进组织稳态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的Markus Feuerer及其团队揭示了健康组织中具有上述功能的Treg细胞的特征。通过研究鼠和人来源的组织特异性Treg细胞的单细胞染色质可阅读性(accessibility),从而定义了一个保守的,不依赖微生物群的组织修复性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