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 lancet:香港科兴疫苗和mRNA疫苗接种的防护效力与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灭活疫苗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到每10万人57.49不等,第二剂后唯一显著增加的风险是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等),发生率为2.61%。研究人员建议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持续监测。

2022-07-29

领先David Liu一个月,吉林大学李占军/赖良学率先开发出单个AAV递送的碱基编辑器

CRISPR系统是细菌和古菌特有一种防御系统,自2012年开始被开发和改造为新一代的基因编辑工具,其中CRISPR-Cas9已成为革命性的基因组编辑平台,被广泛应用与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其中来自化脓链

2022-08-10

Cell Research:科学家揭示早期胚胎发育中RNA解旋酶Ddx3xb相分离调控母源mRNA翻译机制

该团队进一步通过组学及生化实验研究分子机制。RNA-seq数据表明,Ddx3xb相分离可以调控母源mRNA的降解与合子基因的激活,Ddx3xb相分离在母源-合子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分子调控作用。

2022-08-05

罗伯特·兰格团队开发新型疫苗递送平台,一次注射、分批释放,实现体内自我增强

目前的大多数疫苗,例如麻疹疫苗、新冠疫苗等,都需要经过多次接种才能让接种者获得最有效的预防作用。

2022-07-25

复旦大学应天雷/林金钟组首次探索慢性乙肝的mRNA新疗法

该研究首次利用mRNA技术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在慢性乙肝小鼠模型中注射一剂G12-mRNA-LNP诱导产生的对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清除能力可持续至少30天,从而显著减少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

2022-07-25

Nat Immunol:揭示特殊的mRNA修饰—m6A帮助机体中T细胞激活和生存的分子机制

来自慕尼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m6A修饰在T细胞中的重要功能。

2022-07-29

Science:开发出新策略来研究癌细胞对递送药物的纳米颗粒如何作出反应

纳米颗粒介导的治疗剂递送有可能大大影响癌症治疗,特别是在个性化癌症治疗方面。

2022-07-25

把细菌改造为微型机器人,在磁场导航下精准递送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细菌会被化学梯度所吸引,例如低氧水平或高酸度环境,而这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肿瘤组织附近。在肿瘤组织附近注射细菌来治疗癌症被称为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

2022-07-21

Science子刊:开发出基于细菌的微型机器人,可将药物精确递送到肿瘤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机器人技术与生物学相结合,给大肠杆菌配备人工成分来构建生物混合微型机器人(biohybrid microrobot)。

2022-07-19

打造mRNA 2.0技术!新锐融资2500万美元,安进支持

mRNA 2.0技术平台是一个由机器学习支持的技术平台,通过对比不同细胞类型、不同疾病状态的转录组与翻译组学数据库,发现细胞特异性mRNA序列特征,并在设计mRNA药物时融入这些序列特征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