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iPSC——家族性癌症研究新模型

最近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对人类疾病进行体外建模已经成为一种可行方法。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李弗劳明综合征病人的体细胞建立了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利用该细胞系向osteoblast方向分化,进行了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分化后的细胞系能够很好的模拟骨肉瘤的肿瘤特征。最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 cell。

2015-04-13

山中伸弥iPSC专利遭遇被窃取危机

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在世界著名学术杂志《细胞》上率先报道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随后世界各地不同科学家陆续发现其它方法同样也可以制造这种细胞。

2015-03-26

Cell Stem Cell:iPSC基因组稳定性良好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基因组测序,发现重编程过程不会增加DNA重排或逆转录因子转座的风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10月4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障碍,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如果大部分iPSC含有有害的遗传突变,则它们的生物医学应用将会大大受损。

2012-11-19

PNAS:首次利用人iPSC产生HCV能够感染的肝样细胞

从细胞培养物中纯化出来的HCV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丙型肝炎是一种能够导致炎症和器官衰竭的传染性疾病,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没有人确定为什么一些人非常容易感染,而其他人能够抵抗感染。 科学家相信如果他们能够在实验室中研究不同人的肝细胞,他们就能够确定遗传差异如何产生这些不同的反应。

2012-11-18

JPD:改善人iPSC诱导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方法有助治疗帕金森疾病

成纤维细胞去分化为全能性或多能性细胞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是治疗神经疾病的一种大有希望的细胞替换疗法。比如,人们使用人iPSC和小鼠iPSC产生改善帕金森疾病模式大鼠中症状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

2012-11-18

GE医疗与CDI签署iPSC细胞检测产品及模型许可协议

2012年12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GE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宣布,已与细胞动力学公司(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CDI)签署了一项许可协议,开发新的细胞分析检测产品。根据协议,GE医疗授权CDI开发、生产、销售源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细胞分析检测产品及模型,这些产品及模型可用于药物发现及毒性筛选。

201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