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160;Cell: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领衔我国多中心团队实现食管癌免疫治疗新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主任医师牵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72家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大型前瞻性Ⅲ期临床研究(JUPITER-06),创建了国产免疫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新方案,显着延长了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该研究全文发表于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肿瘤细胞》(
160;头颈癌c-met/HGF信号调控的分子机制
头颈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这通常与烟酒消费有关。咽癌主要通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发生,从而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分为HPV阳性和HPV阴性两种。异常的间叶上皮转化因子(c-MET)信号转导通过刺激增殖、侵袭性、形态发生和血管生成促进了HNSCC的进展。
拜耳XIa因子抑制剂的卒中临床项目获得美国160;FDA160;快速通道认证
2022年2月10日,拜耳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授予其在研药物asundexian (BAY2433334)快速通道认证,该药是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潜在治疗方法。
Nat160;Med:新冠病毒增加感染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和圣路易斯退伍军人事务保健系统的研究人员通过深入分析美国联邦健康数据发现,人们在SARS-CoV-2感染后的第一个月到一年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这类并发症包括破坏性心律、心脏炎症、血栓、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发作、心脏衰竭甚至死亡。
J160;Extracell160;Vesicl:160;肠道病毒破坏菌群胞外囊泡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Nat160;Commun:特定的癌症驱动蛋白或在肺癌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来自H. Lee 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改善了对肺癌背后分子机制的理解,同时研究人员揭示了ΔNp63蛋白通过调节干细胞和被称之为增强子的关键元件来促进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这些增强子能够调节控制细胞身份特征的基因的表达。
环状RNA160;SKA3的外泌体传递促进肿瘤进展
环形RNA(CircRNAs)是一大类形成共价闭合环的非编码RNA。大多数CircRNA是由前mRNAs的外显子产生的,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大量检测到。许多环状RNA在进化上在物种间是保守的。因此,它们具有潜在的监管作用。
NATURE160;MEDICINE:慢病毒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基因疗法治疗Wiskott160;Aldrich综合征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来A. Magnani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包括单倍体相同的 HSCT 和通过输注基因校正的自体造血干细胞 (HSC) 进行的基因治疗,旨在发现对于缺乏合适HSCT 供体的Wiskott-Aldrich 综合征 (WAS)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