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肠道上皮细胞如何抵御感染?
肠道上皮是机体内部最大程度地吸收养分和吸收液体的部位,同时必须提供紧密的屏障,以防止病原体的入侵。因此,及时清除受损的肠上皮细胞(IEC)同时不损害屏障的完整性是一个需要精细调节的过程。然而,上皮细胞如何协调这些任务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吾普萨拉大学的Mikael E. Sellin我们使用成像和光流分析技术研究未转化的鼠和人肠上皮
PNAS:肿瘤内部STING信号影响其对免疫治疗的耐受性
肿瘤抗原性的缺乏或丧失是其具备免疫逃逸能力以及对T细胞免疫疗法产生抗性的关键。有证据表明,肿瘤细胞中干扰素基因(STING)信号刺激物的激活可以通过触发I型IFN介导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增强其抗原性。尽管已经发现在黑色素瘤和其他肿瘤类型中抑制该途径具有治疗益处,但是其内在机制仍不清楚。对此,来自Moffitt 癌症中心的James J. Mulé团队试图研究ST
PNAS:“实时”转录组学揭示果蝇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免疫防御机制
此前研究发现,通过将致癌的RasV12细胞注射到成年雄性果蝇中,会在经过几天的滞后期后大量繁殖,并导致2至3周后果蝇死亡。针对这一现象,来自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Jules A. Hoffmann团队等人对细胞注射期间的转录组特征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NAS》杂志上。
PNAS:调节性T细胞如何调控中枢神经系统自体免疫反应
表达CD4,Foxp3的调节性T(Treg)细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调节剂。但是,Treg细胞介导的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抑制的时空特性目前仍没有得到清楚的揭示。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法国索邦大学的Benoît L. Salomon团队通过研究多发性硬化(EAE)发生期间Treg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信号传导
PNAS:ICOS和IL-10协同作用以促进宿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显示:ICOSLG(编码可诱导的共刺激配体ICOSL)是炎症性肠病的易感基因。 ICOSL与树突状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信号的增强,CD4 T细胞诱导IL-10的产生以及针对特定抗原的高亲和力抗体的产生有关,所有这些都可能解释其参与胃肠道炎症的机制。
PNAS: CD4受体多样性展现灵长类物种抵抗免疫缺陷病毒的保护机制
人和猿猴免疫缺陷病毒(HIV / SIV)对宿主的感染依赖于病毒包膜糖蛋白(Env)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宿主蛋白CD4结合。尽管在人类中该结构域相对稳定,但黑猩猩CD4的Env结合域则存在高度多态性:在野生种群中有9个不同的变体。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Beatrice H. Hahn团队发现: CD4多样性并非黑猩猩独有
PNAS:关键细胞类群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自体免疫反应
纳他珠单抗(Natalizumab)是一种针对α4整合素(α4-integrin)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Ab),临床上目前被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该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周围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 对此,一个可能的假设是:CD11c +细胞中α4-整联蛋白的缺失能够降低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迁移性,进而能够起到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PNAS: 陈志坚团队揭示抗病毒及抗肿瘤天然免疫信号机制
cGAS-STING通路对于抗感染和癌症免疫防御非常重要。 STING激活触发多个信号级联反应,最终导致IRF3,NF-κB和自噬等信号激活。 IRF3诱导I型干扰素被认为是STING激活后的主要效应,该信号可引导针对DNA病毒和肿瘤的免疫反应。但是,STING激活还可以触发其他下游途径,例如NF-κB信号转导和细胞自噬,而STING是否能够不依赖IFN的情
PNAS:揭示了一种新型的自噬细胞保护机制 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2021年4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噬是一种提供自我营养和维持细胞稳态的分解代谢途径,同时其也是一种基本的细胞保护通路,能通过代谢机体循环中的胞内“货物”并提供分解的产物。自噬过程能通过提供多种来源的燃料来作为消化的结果从而促进细胞的生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
PNAS:雌激素受体激动剂或能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有效治疗难治性前列腺癌
2021年4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高发癌症,也是引发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2018年全球就有130万新发病例以及359,000例死亡病例;雄激素剥夺疗法(ADT,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是针对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pCa)的标准化治疗手段,ADT是利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