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控制细菌细胞密度可有效抵御细菌的感染

swarming of P.aeruginosa 近日,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对细菌的感染以及细菌间信号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者首次提出了降低细菌间信号传递交流的方法,细菌间的信号交流主要依赖于群体感性系统(quorum-sensing,QS),群体感性系统是一种依赖于细菌细胞数量的信号交流系统,研究者揭示了如何停止细菌间的交流来达到关闭细菌毒力产生的目的。

2012-11-18

Nat Cell Biol:科学家揭示细菌细胞分裂过程中动态的细胞骨架模式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外的研究者 Martin Loose和Tim Mitchison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发生的动力学变化。

2014-01-02

Cell:新方法可预测细菌如何干扰细胞方向感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刊登了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F-actin as the Dynamic Hub in a Microbial-Induced GTPase Polarity Circuit,”,文章中,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能预测引发食物中毒的细菌如何干扰细胞方向感的新方法,并在活细胞中证实了这一方法。

2012-11-18

Plant Cell:沈文辉等揭示NAP1分子伴侣在植物体细胞同源重组中的功能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The Plant Cell在线刊登了复旦大学沈文辉实验室和董爱武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NAP1 Family Histone Chaperones Are Required for Somatic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Arabidopsis[C][W],”,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NAP1家族组蛋白分子伴侣在植物体细胞同源重组中具有重要功能。

2012-05-16

Science:新发现细菌形成细胞内矿物质

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光合细菌,它能够控制自身的矿物质形成(钙、镁、钡和锶的碳酸盐),这一结果发表在2012年4月27日的Science上,它揭示了一种机制未知的新型生物矿化作用的存在。这一发现对于解释古化石记录具有重要意义。 蓝细菌(蓝绿藻类原核生物)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注意力,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地球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地促进了大气氧化作用。

2012-11-18

JEM:肠道细菌或会耗尽T细胞引起细菌性感染的复发

近日,来自瑞士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在罕见遗传病患者的机体中,其脆弱的肠道或许会削弱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免疫细胞的功能。

2014-09-16

PNAS:细菌如何在正常细胞内建造房屋?

12月20日,据《每日科学》报道,细菌能够通过控制一个自然的胞内进程,在正常细胞内为自己建造一个伪装性的屋子以及引起疾病。 普渡大学生物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揭示了来自嗜肺军团菌(一种能导致军团病的细菌)中的一对蛋白是如何改造宿主蛋白以挪用细胞内的原材料来建造和伪装一个大的结构,在细菌复制时提供场所。

2012-11-18

:表达细菌鞭毛蛋白的癌细胞可作为一种抗癌疫苗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图片来自SCIMAT/SCIENCE PHOTO LIBRARY。 研究人员认为经改造后表达一种细菌鞭毛蛋白(flagellin)的肿瘤细胞可能代表一种新的对抗癌症的免疫接种策略。

2012-11-18

Nature子刊:科学家揭示石墨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机制

周如鸿作为浙江大学思源讲座教授、IBM沃森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联合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IBM沃森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揭示石墨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机制的研究,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青年教师修鹏参与了联合研究。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超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力学和电子性质,在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3-07-15

Science:中国学者揭示细菌细胞分裂机制

7月26日,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细菌细胞一分为二的分裂过程主要由一种蛋白产生的机械能所驱动。这一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题为《FtsZ原丝纤维通过轴转机制而产生分裂力》。 细胞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发生机制一直广受科学家关注。

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