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Res:阻断整合素β3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
PNAS:解谜真菌如何合成托酚酮
在1942年,从真菌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称为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的"不明"芳香化合物,直到1945年才弄清楚其结构,它的结构太绝无仅有了,以致引起了有机化学理解的一场革命。 密挤青霉酸非常罕见,因为它显示出与六元环苯类化合物类似的芳香族特性,却是一个称为托酚酮的七元碳环。为了解托酚酮而发展的新理论模型,现在巩固了我们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和键的了解。
Nat Commun:研究揭示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的生物机制
国家药监局提醒注意吡格列酮致癌风险
11月8日,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吡格列酮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国家食药监局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用药时加以关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生应定期评估吡格列酮的治疗效益,权衡用药利弊,为患者制定合理、安全的糖尿病治疗方案;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尽量使用低剂量的吡格列酮;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使用吡格列酮过程中如出现
Sagent制药公司推出新药紫杉酮注射液获美国专利
Sagent 制药是医用产品的美国开发者,日前推出化学疗法药物——紫杉酮注射液获得美国专利 。 该药物以 30mg,、100mg 、300mg的不含乳胶多剂量的小瓶进行销售。 紫杉酮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一同使用,来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与艾滋相关的卡波济氏肉瘤。
Ang Chem Int Ed:首次成功合成红细胞生成素
2012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分子,其可以诱发红细胞的产生,在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后,近日,来自美国的研究者成功合成了红细胞生成素,这在复杂的生物化学分子合成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2011年上半年呋喃唑酮出口市场统计
国别 出口额(万美元) 全球 459.49 亚洲 247.26 东盟 29.13 中东 3.71 非洲 7.36 欧洲 131.11 欧盟 99.99 欧盟十五国 94.4 欧盟东扩十二国 5.59 拉丁美洲
Sunovion制药公司宣布,FDA核准Latuda®(盐酸鲁拉西酮)单药及辅助治疗用于双相抑郁成人患者
首个获得单药治疗及作为锂盐或丙戊酸辅助治疗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相关的重性抑郁发作适应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马萨诸塞州MARLBOROUGH -- (美国商业资讯)-- Sunovion制药公司今天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核准了Latuda?(盐酸鲁拉西酮)的两个新适应证,一是作为单药治疗、二是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的辅助治疗,用于成人患者中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相关的重性抑郁发作。
Nature:iPS细胞的活体生成
Manuel Serrano 及同事首次发现,体细胞被经典“Yamanaka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重新编程为具有多能性的过程可以在活体中实现。对从小鼠的胃、小肠、胰腺和肾脏细胞在活体中诱导生成的“诱导多能干”(iPS) 细胞所做分析显示,它们比在体外生成的iPS细胞更接近胚胎干细胞。
Nature:高效生成氢的一个模型
[FeFe]-氢化酶是在各种细菌和藻类的微生物能量代谢中所涉及的金属酶,具有极强的催化性能,如果能将其转化成生成和利用燃料电池中的氢的一种手段的话将会极为有用。在这些酶中,催化发生在一个独特的“二铁”中心,它包含一个桥联“dithiolate”配体、三个CO配体和两个CN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