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Biol Cell:黄广华等病原真菌二氧化碳感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二氧化碳(CO2)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和细胞呼吸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比如,CO2是吸血性雌蚊寻找合适目标的主要信号分子,高浓度CO2能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游动,甚至影响小型动物(如果蝇和线虫)的寿命。白色念珠菌既是人体重要的病原真菌,也是健康人群体内常见的共生菌。

2012-11-18

冷热智能感应消融导管用于房颤消融获FDA批准

FDA批准了一种可以实时反馈的射频消融导管——冷热智能感应消融导管

2014-03-13

Nature Communications:三文鱼怎样感应季节变化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鱼的一个名为“血管囊”(saccus vasculosus)的器官起体内时钟的作用,检测白天长短的季节差别。 在哺乳动物中,阳光是由眼睛捕捉的,信息被传递到脑垂体的结节部,后者将季节信息再传给大脑。这个腺体起一个季节时钟的作用,让大脑知道当前是白天还是夜晚,并将短的天与长的天区分开来,从而能够对不同季节进行分辨。

2013-07-11

B:揭示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内在关联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生物被膜形成之间的内在关联,相关研究报告“Quorum-sensing and cheating in bacterial biofilms”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上。

2012-10-24

:微生物所在筛选群体感应抑制剂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自然界中,很大一部分的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生存,使其可以抵抗临床抗生素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常规抗生素可以杀死浮游菌和表层菌,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生物膜内的细菌很难被清除掉,在停止用药后生物膜内残存的菌体会迅速繁殖,使得感染症状再次复发,长期反复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难题。因此,新靶点药物的开发为治疗细菌感染带来新的希望。

2012-10-19

PNAS:揭示群体感应系统帮助细菌扩大“地盘”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刊登了华盛顿大学和首尔大学的研究者的联合研究成果“Strain-dependent diversity in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quorum-sensing regulon”,在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群体感应系统调节子对于菌株的多样性的依赖。

2012-09-25

Science: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开发出控制感染新方法

理解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发出有效的抵御细菌感染的疗法。 (Credit: © Jezper / Fotolia) 2012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前科学家们在微生物研究领域里重点的研究集中在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的相关研究,研究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对于理解细菌间的交流及相互合作至关重要。

2012-10-15

HAMILTON举办工业在线电极25周岁活动

近日,于浦东软件园HAMITON举办了工业在线电极25周年活动,生物谷对此进行了报道。

2014-07-01

:链霉菌群体感应信号合成调控获进展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细菌群体感应在细菌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链霉菌中,γ-丁酸内酯(gamma-butyrolactone) 类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在次级代谢合成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γ-丁酸内酯识别受体作为该信号途径的基础执行者被广为研究。

2012-11-18

JCI:提高能量感应酶AMPK活性改善线粒体功能

2013年10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证实,当前认为细胞葡萄糖水平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可能是不正确的。 新的研究发现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对糖尿病相关疾病如何发展的理解,可能帮助更好的治疗疾病。

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