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628_0_9_10

Nature: 多组学研究揭示SARS-CoV-2和SARS-CoV对宿主的影响

鉴于SARS-CoV-2的全球大流行,目前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病毒蛋白的分子功能及其与宿主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此前研究通过几个单独的组学分析扩展了我们对COVID-19病理生理学的认识。而由于受到实验体系差异化的存在,上述研究结果难以进一步集成,因而限制了我们对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整体认识。对此,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Andreas Pich

2021-04-18

Nature: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模型 或能绘制出与疾病基因相关的风险突变的多种图谱

2021年4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GWAS)已经确定了数千种与多种人类疾病发生相关的遗传突变,但这些研究往往并不能确定基因突变到底会带来哪种特定的特征或疾病;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Genome-wide enhancer maps link risk variants to disease g

2021-04-13

Cell: 肠道微生物组长期的遗传稳定性与个体特异性

人的肠道具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前的交叉-横断面分析已将这些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疾病表型相关联。肠道微生物群也会在个体的生命过程中发生变化,该变化与宿主健康和疾病状况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多重联系。此前多项研究评估了微生物分类学组成的时间变化,并为针对宿主与微生物组串扰对健康和疾病的后果进行针对性的机制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包括早期的研究儿童期,早发1型和2型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等。

2021-04-12

Cell Host & Micro:有意思!个体出生的头5年里机体中的肠道菌群是如何发展的?

2021年4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女性在正常怀孕期间,新生儿在子宫内被认为处于无菌状态,但在分娩时其会从母亲和环境中获得细菌,肠道菌群的生态演替是婴儿期的一个动态过程,但在个体处于儿童期时趋于稳定,出生方式、饮食(母乳或配方奶)、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宿主因素都是肠道菌群最初“播种”和发展的主要促成因素,而且还与个体后期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

2021-04-07

Nature:通过对5万多人不同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来探究人类危险性疾病的成因

2021年4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先进DNA测序技术的开发及测序成本的降低让科学家们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来深入剖析并研究人类遗传突变,为了改善对人类健康的研究和理解,这些先进技术就应该被应用到表型良好的人类样本中,并用于建立一定的资源,比如变异目录、控制集合和推算参考面板等。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Sequencing of

2021-04-07

Cancer Cell: 晚期肾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期间的肿瘤和免疫重编程特征

对于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而言,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仅能够对部分患者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然而剩余患者产生耐受性的内在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在近日发表于《Cancer 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Eliezer M. Van Allen教授等人对恶性RC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前后的癌细胞以及免疫细胞进行了单细胞水平的

2021-04-06

EHJ:空气污染下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让机体获得最大健康效益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1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血管疾病(CVD,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世界上引起人们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2006-2016年间全球每年大约由1700万人死亡都归咎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超过了任何其它疾病死亡的人数,因此,考虑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重要性,研究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人群心血管疾

2021-04-03

eLife:科学家开发出新方法来识别癌症发生过程中的突变标签

2021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确定癌症突变的原因是当代癌症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所面临的基本挑战之一,不同的突变过程会诱导不同类型的DNA突变,从而就会提供相应的突变特征来帮助解析癌症的病因,在评估基因组数据时研究人员最广泛使用的特征就是基于未监督的模式,随后才能追溯到与癌症的某些特征相关。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

2021-04-02

Cell Rep: 新冠病毒家族ORF6蛋白抑制抗病毒干扰素信号活性

ORF6基因是sarbecoviruses病毒家族(例如SARS-CoV和SARS-CoV-2)与其他beta属冠状病毒最重要的区别。根据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Kei Sato教授及其同事揭示了ORF6编码蛋白抑制先天免疫信号的活性,例如能够抑制病毒感染后I型与 III型IFN信号的上调。此外,研究发现SA

2021-04-01

重磅级文章解读近期癌症疫苗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近期在癌症疫苗研发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1】Nature重磅:首例脑癌患者接种突变蛋白疫苗显示安全、有效doi:10.1038/s41586-021-03363-z手术切除是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残留的微小肿瘤组织或循环肿瘤细胞会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也是肿瘤治疗面临的重大挑战。肿瘤疫苗可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