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科学家揭示果蝇性染色体的进化追踪过程
果蝇常被用来进行遗传研究,因为其寿命比较短,而且在实验室可以很容易繁殖,其突变体可以被广泛使用。目前果蝇有1500中已知的种。近日一项刊登在Science上的研究追踪了果蝇一对性染色体的进化历程,这对染色体大约在100万年之前出现。
Nature:发现可以帮助果蝇进行运动检测的大脑神经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果蝇机体中发现了一种用于进行运动检测的大脑机制。
Cell:研究发现果蝇厌恶机制
有时候,冰箱里的水果烂了。一打开冰箱门,腐烂气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这种厌恶的感觉并非人类特有,果蝇也有。研究人员近日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将果蝇中的这种反应归结为一个名为土臭素(geosmin)的分子。 果蝇喜欢在醋、酒、发酵的水果上生长和产卵。但是当水果开始腐烂时,链球菌和青霉菌就成为一种有毒的威胁。此外,这些细菌和霉菌通常产生大量的土臭素。
PLoS ONE:新型追踪果蝇的软件或助科学家剖析人类神经系统功能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西班牙基因组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设计出了一款开放源的软件,其可以在行为实验中跟踪果蝇及它们幼虫的足迹,从而理解人类大脑决策的制定以及神经系统的相关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
Developmental Biology:整合素信号通路对维持果蝇肠上皮干细胞的活性和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的重要作用
成体干细胞通常利用粘附机制附着在一个特殊的微环境中得以长期维持。果蝇的肠上皮干细胞位于肠上皮的基地部位,与周围的环形肌仅有一层基地膜相间隔。环形肌分泌多个信号因子调节干细胞的维持和活性,因而构成了干细胞的微环境。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现果蝇的肠上皮干细胞通过表达多个整合素因子将自己铆钉在微环境之中。整合素信号通路的激活不仅介导了肠上皮干细胞与基地膜的粘附,而且是干细胞增殖所必须的。
PLoS ONE:黑暗生长使果蝇解毒基因变异
据3月14日PLoS ONE上发表的文章报道,日本研究人员研究证实被长期饲养在黑暗环境中的果蝇,促进解毒的基因会出现变异。他们认为,果蝇有可能通过增强对毒性的抵抗力,更加适应在黑暗环境中生活。 果蝇本是一种昼行性昆虫,为了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京都大学从1954年开始,一直在黑暗环境中饲养果蝇,已培育了约1400代。
吃这些食物会越吃越黑
1、深色食物 深色的食物,也是你要注意的食物。牛奶、鸡蛋、豆腐、鱼类等浅色食物,容易令黑色素排出,也可以减轻内脏负担。与此同时,也应少食深色食物及少喝饮料,如浓茶、可乐、咖啡和朱古力等。 深色食品还包括紫米、黑豆、赤豆、青豆、红菱、黑芝麻、核桃等主食,乌骨鸡、牛羊肉、猪肝、甲鱼、深色肉质的鱼类、海参等肉食。此外,还有胡萝卜、菠菜、紫萝卜头、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
Cell Reports:研究果蝇行为和细胞功能的新技术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新奥尔良药理学Charles D. Nichols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一项新技术转化用来更好地学习果蝇的行为和细胞功能。 这种强大的遗传工具“Designer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er Drugs,简称为DREADD。
Cell Research:Hippo信号通路调节果蝇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稳态新机制
2014年1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 中科院科学家焦仁杰等人最近在著名期刊Cel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SCFSlmb E3 ligase-mediated degradation of Expanded is inhibited by the Hippo pathway in Drosophi
:黑巧克力有益健康,特别是对男性
阿伯丁大学罗维特学院的营养和健康研究人员研究了对吃过巧克力的志愿者体内血液成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有丰富可可的黑巧克力可以预防心脏病及中风,特别是对男性.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指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类疾病,它是工业世界的最大杀手之一,在欧洲及美洲,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在上升.CVD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血液流动受阻及血栓的形成. 血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