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殷格翰携手镁信健康、圆心科技,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2021年9月25日,勃林格殷格翰亮相2021中国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西普会),与镁信健康以及圆心科技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患者为中心,探索“医-药-险”联动的创新健康服务模式,解决患者实际用药问题,持续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FDA要求JAK抑制剂添加“黑框警告”,警示严重心脏事件风险
近期,FDA发表意见,要求已获批用于治疗某些慢性炎症的JAK抑制剂在说明书中添加“增加严重心脏相关事件、癌症、血栓和死亡的风险”的黑框警告。这条信息是对2021年2月4日发布的FDA药物安全信件(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DSC)的更新。基于对一项大型随机临床试验安全性的完整回顾,美国FDA得出结论:使用关节炎和
研究人员揭示黑素皮质素受体1钙离子介导激素识别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课题组联合研究员王明伟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alcium-mediated hormone recognition and Gβ interaction by the human melanocortin-1 receptor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
赋能科技服务和精准医学领域创新发展!
近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超高通量测序平台DNBSEQ-T7正式交付北京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组”)。
国内首发|NyquistData奈数科技成功入选全球明星孵化器谷歌创业加速器
美国西部时间8月25日,全球顶级明星孵化器Google for Startups Accelerator(谷歌创业加速器,https://startup.google.com/accelerator/)官方宣布:2021年度,新一批成功入选Google 加速器的科技创新公司名单。
沈南鹏:香港已成为全球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的热门地,积极看好大湾区发展
2021年9月2日,红杉中国创始与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香港交易所2021生物科技峰会上发表演讲表示,“我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比以往更有信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开始将产品授权给全球其他公司,在未来几年,“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这一势头将值得关注。
NEJM揭示一款“黑科技”产品
无需言语,用意识与外界通信并控制环境,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梦想。当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 Berger 1929年首次报告了人类脑电图活动后,科学家们逐渐找到了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的突破口——脑机接口技术。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尽管距离意识控制环境仍然十分遥远,但是用意识发声却逐渐变为现实。今年6月份,由瑞士非营利组织Wyss生物与神
Autophagy:揭示水稻黑条病毒侵染引起灰飞虱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植物病毒是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原。其中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是禾本科作物上的最重要病毒病原之一,其侵染水稻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玉米引起玉米粗缩病,侵染小麦引起小麦绿矮病,每年造成我国粮食作物产量的巨大损失。揭示病毒的传播机制对作物病毒病的防
青海黑果枸杞白色浆果颜色变异的机理研究获得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承担的“黑果枸杞白色浆果颜色变异的机理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花青素是黑果枸杞浆果中最重要的内含物,白色浆果内花青素的消失很可能会降低植株抗逆性,对黑果枸杞浆果的品质也有巨大影响。项目以黑果枸杞的黑果为对照,重点比较了261个和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中直接参与花青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