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医药携手阿斯利康共瞻中国创新药全球化进程,惠及全球患者

2021年7月13日,和黄医药与阿斯利康就双方战略合作进展在上海举办了媒体沟通会。作为战略合作的最新成果,此次中国首款MET抑制剂的全球首发不仅成功填补了国内MET抑制剂的空白,还有望成为首个代表中国走向全球的肺癌靶向药物。作为中国在MET靶点上独立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此次战略合作进展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

2021-07-15

医药索凡替尼在美欧进入审查,已在国内上市:治疗神经内分泌瘤!

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治疗胰腺和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2021-07-17

医药索凡替尼(苏泰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适应症: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

2021-06-20

Cell子刊最新研究发现:食品中广泛使用的诱惑红和落日,会诱导和加速结肠炎发展!

炎症性肠病(IBD)是涉及到不同肠道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患者会出现长期的腹泻、腹痛,甚至血便,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已成为了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该疾病病因的长期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似乎都影响着IBD的发展。虽然白介素23(IL-23)已被明确可能是最有助于IBD发展的免疫因子之一,但导致疾病的环境因素仍让人难以捉摸。近日,来自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

2021-05-17

研究人员研发实现用于水稻单胞菌基因表达研究的模块质粒组装系统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An improved, versatile and efficient modular plasmid assembly system for expression analyses of genes in Xanthomonas

2021-01-29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马少华、来强团队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马少华副教授、黄来强教授团队在类器官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建立了类器官均一化、自动化、高通量培养平台,制备的人源和鼠源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类器官,形态结构均一,忠实地保留了源组织/肿瘤从基因分子细胞到组织生理病理的特性、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功能。其中肿瘤类器官高度保持了源肿瘤的异质性和患

2021-01-29

背栎海拔分布上限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物种分布界限的形成机制是进化生物学关注的热点。其中,高山树线(Alpine treeline)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生活型(树木)的分布极限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原因备受关注。与全球其他高山区域树线交错区(Treeline ecotone)主要由落叶和针叶树种构成不同,以壳斗科黄背栎(Quercus pannosa)为代表的常绿硬叶树木是我国青藏高原

2020-12-23

医药索凡替尼(苏泰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治疗非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

2020-12-31

医药索凡替尼在美国滚动提交上市申请,国内将近期获批上市!

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

2020-12-30

研究揭示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柳灌丛发生衰退死亡的生理机制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之一,建设人工固沙植被是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重要手段,黄柳作为当地的优良乡土固沙灌木在固沙植被建设中被广泛使用。自然条件下,黄柳通常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定植;流动沙丘前移导致丘间地的黄柳被沙埋,凭借较强的沙埋适应性,黄柳在背风坡表现出较好的长势和较高的群落优势度;随流动沙丘继续前移,留在迎风坡上的黄柳逐渐发生衰退死亡(图1)。为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