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揭示斑马色素细胞形成条带的分子机制

一项研究发现,斑马的特征条带反映了这种动物的皮肤上的色素细胞的运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科研人员长久以来就注意到了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重现动物界的许多特征条带和斑点,动物图案背后的生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解释。

2014-01-22

Nat Commun:斑马可用于癫痫药物筛选

化学药物Clemizole在“Dravet综合症”的一个斑马模型中能有效防止癫痫类发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这一发现确认了一个新方法,后者有可能被用来识别癫痫病的另类疗法。 “Dravet综合症”是一种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严重癫痫,以严重的、自发的和复发的发作为特征,用现有抗癫痫药物无法有效控制。

2013-10-14

Am J Physiol Reg I:研究揭示斑马用鳃如何回收钠离子 外排废物

研究人员在斑马的鳃如何控制钠离子的吸收和外排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肾脏的主要功能。

2014-02-27

PNAS:日本科学家解读腔棘全部染色体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刊登了日本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ally distinct coelacanth population off the northern Tanzanian coast。”,研究人员们成功解读了有“活化石”之称的腔棘的全部染色体组,由此发现腔棘具有与哺乳类和爬虫类等陆地动物相同类型的基因,属于类进化到陆地动物的中间类型。

2011-12-31

PNAS:陈欣等揭示稻共生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机制

浙江青田“稻共生系统”历史悠久,延续了1200年,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2012-11-18

吃水煮的坏处

水煮这道本是来自重庆的特色菜,因其特有的超麻辣口感、浓重的颜色和油汪汪的片,大大刺激了人们的食欲,成了大江南北人们普遍爱吃的一道菜。但食用水煮究竟对人的健康有哪些影响却少有人关心。 曾有媒体报道:有人因猛吃水煮而造成“软组织脓肿”。虽然最后医生说这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因吃水煮后脸上长痘、上火、胃部不适的反应,却是许多人常碰到的事。

2015-02-13

中国科学家首次敲除斑马1号染色体全基因

10日,斑马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计划结题会暨第二届全国斑马PI大会开幕式在武汉召开。会上科学家们宣布,中国科学家基本敲除了斑马1号染色体上的1333个基因,这也是世界上科学家首次完成斑马1号染

2015-03-26

Envir Pollu:冯新斌等解开高汞污染水库体低汞富集之谜

近日,来自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Insights into low fish mercury bioaccumulation in a mercury-contaminated reservoir, Guizhou, China,”刊登在最新一期的Environment Pollution杂志上,文章中,作者探索了“高汞污染水库体低汞富集”之谜。

2012-11-18

Develop Cell:孟安明等揭示Ppp4c上调BMP信号促进斑马胚胎腹部组织发育

Ppp4c正向调控BMP信号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5月15日,国际著名杂志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孟安明教授实验室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冯新华实验室合作的研究发现“Protein Phosphatase 4 Cooperates with Smads to Promote BMP Signaling in Dorsoventral Patterning of Zebr

2012-05-16

Science:适当饵料能保障海鸟繁衍及生态系统的稳定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刊登了研究人员的最细研究成果“Global Seabird Response to Forage Fish Depletion—One-Third for the Birds。”,研究指出为海鸟留一定量的饵料,以保证海鸟的繁衍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 人类正在日益增加对诸如凤尾和沙丁等所谓的饵料的捕捞,但新的研究提示,世界上的饵料的约三分之一必须要留给海鸟。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