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细胞外囊泡装载mRNA的蛋白质替代疗法,一种全新mRNA递送方法为其他基因疗法打开大门
该研究证明了以EV为基础的mRNA递送在光老化模型中用于胶原蛋白替代和抗衰老治疗的临床潜力。EV mRNA的递送代表了一种新的通用基因治疗方式,在治疗随着衰老或其他疾病发生的人体蛋白质损失方面具有巨大
【盘点】2022年终盘点:细胞外囊泡重磅级研究成果解读及展望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3年,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里,科学家们在细胞外囊泡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
单个外泌体表征分析技术2022年Nano Letters盘点丨助力MSC外泌体、单外泌体亚群分析的研究!
进入2022年,使用ExoView发表的论文出现井喷性增长,短短数月已经发表了超过88篇。本文选取了两篇在知名高水平期刊《Nano Letters》发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
EMBO J:由外至内,搞定Aβ!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揭示了Aβ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可能是对Aβ细胞毒性的反馈调节。而EPO不仅仅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也大量地参与到了Aβ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通路中,并对炎症抑制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有积极的影响。
Molecular Cancer:外泌体生物发生、机制、调节和治疗癌症的意义
外泌体是直径约30-150 nm的胞外小泡,由多泡小体(MVB)与质膜融合而分泌。自从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可视化和描述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外显体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Cell:除了治疗血癌外,CAR-T细胞也有望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今,科学家们已报告了CAR-T细胞疗法在一小部分患有称为狼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取得的非常有希望的早期结果。
Cancer Discov: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人类骨髓“类器官”来改善抗癌疗法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制造出了能捕捉人类骨髓关键特征的骨髓“类器官”(organoids),这项新技术或能帮助同时筛选多种抗癌药物,并检测单一癌症患者个体化疗法治疗的效果。
多发性骨髓瘤(MM)新药!葛兰素史克BCMA靶向疗法Blenrep在美国退市!
Blenrep是全球获批的第一个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疗法,BCMA是多发性骨髓瘤(MM)新药研发的热门靶点。
世界首例“人造血液”临床试验,源自2017年Nature子刊论文,或将彻底改变血液疾病的治疗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运输载体,能调节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当人体失血过多时,各组织器官处在缺血缺氧的状态,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血者就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