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泌体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作用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种严重损害患者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约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到2050年将达到1.52亿,阿尔兹海默病在世界范围内,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健康风险与经济负担,而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根治方法。在团队过去进行的研究中,

2021-01-27

研究实现肿瘤衍生细胞囊泡的分子识别

  细胞外囊泡(EV)可以说是癌症诊断中的新生力量。细胞外囊泡属于膜结合的颗粒,在体内由各种细胞均可分泌,并参与细胞间通讯。分析EV中的生物标志物很有价值,因为EV中包含大量关于其组织来源的信息。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dEV)可用于肿瘤诊疗的有希望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然而,血液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液体,在与tdEVs(30 nm-1μm)相同

2021-01-21

肿瘤细胞囊泡DNA分子逻辑运算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韩达课题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张少华合作,在肿瘤细胞外囊泡DNA分子逻辑运算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

2021-01-26

J Extracell Vesicles:中英联手揭示胰腺β细胞衍生的泌体miR-29s可增强肝脏葡萄糖输出

2021年1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辰宇(Chen-Yu Zhang)课题组和英国剑桥大学的Antonio Vidal-Puig课题组报道,胰腺β细胞通过外泌体分泌miR-29家族成员(miR-29s),以应对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这些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miR-29s通

2021-01-27

揭示早产竟与胎儿免疫细胞迁移到母体有关,利用泌体递送NF-kB抑制剂有潜力降低早产

2021年1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院的研究人员取得的成果可能为一种新的药物递送系统铺平了道路,这种递送系统可以让医生把 “胎儿当作病人”来对待,从而减少早产和早产的发生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月2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xosomal delivery o

2021-01-28

肝癌细胞HepG2泌体对其自身生长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为了研究肝癌细胞HepG2外泌体对细胞增殖、迁移、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阴迪、王一涵、王奕丹等人培养肝癌细胞HepG2并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其外泌体,采用粒径分析、透射电镜、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外泌体与肝癌细胞HepG2共培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比较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

2021-01-15

2021年终盘点:细胞囊泡重磅级研究成果解读

时光匆匆,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2年,2021年细胞外囊泡相关发表了很多重磅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1-01-02

κ阿片受体(KOR)激动剂Korsuva(difelikefalin)申请上市!

Korsuva是一款突破性药物,在3期临床显著改善瘙痒强度和生活质量。

2020-12-29

巨噬细胞泌体源miR-223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培明, 高慧洁, 李俊蒙, 等.选择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分别与胃癌细胞共培养(未加为对照组),检测miR-223表达量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是否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巨噬细胞转染miR-223拮抗剂,分离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transwell、划痕实验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2020-11-25

巨噬细胞来源泌体介导心肌梗塞后心脏重塑的作用研究

 为了研究活化的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心肌梗塞后心脏重塑中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蔡利栋,吴晓宇,丁羽等采用超高速离心分离提取溶血磷脂酸作用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将其与心脏成纤维细胞共同孵育48小时,利用Edu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溶血磷脂酸刺激(LPS)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

2020-11-26